Skip to content

【非常人物】行出一小步

非常人物Great Characters非常人物Great Characters非常人物Great Characters非常人物
已複製到剪貼簿!
馮樹仁
最後更新︰2022–09–21 17:26

我是一名外科專科醫生,執業已有三十多年。以往我在公立醫院工作,多年前開始私人執業。我每天的生活都是在我的診所裏度過,有時候我會到私家醫院為病人做外科手術,接觸的全是病人和醫院。偶爾,我會到香港中文大學醫學系教書。

跟其他人一樣,我的生命每天飛逝。

四年前的某天,我突然對生命有一點反思。 當時是2017年,在大學教學期間,為了幫助學生思考及實踐所學,我要求每位醫護學生寫出自己的使命宣言。為了讓他們明白身體力行的重要,作為老師的我也決定交「功課」以作示範。可是我猶豫良久,難於落筆。

我的人生使命是什麼?

生於中等家庭的我,自小到英國入讀寄宿學校,進入大學攻讀醫學,接受良好教育,畢業後回港便當上醫生,收入比一般大眾更豐厚,生活安逸。雖然時不時想到什麼是我的人生使命,但我每天醫治病人,不是已經實踐了偉大的使命了嗎?

深思熟慮後,我交了一份使命宣言:「盡用我的一切資源,為社會造成正面的影響!」



人生使命開始了 

自此,我的生命不再一樣。

我是一個認真的人,想到:既然寫了使命宣言,便應該落實。要實行這個宣言,我不斷思考,有什麼可以令我的生命更有意義地造福社會呢?

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在香港推廣「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Please join True Report’s journey NOW,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in Hong Kong 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在香港推廣「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支持我們 Support us 支持我們

除了懂得醫學知識,除了可以捐錢,我自己還有什麼能力幫助人呢? 就在差不多同一時間,我在工餘參加了越野跑,這個運動提供很多攀山越嶺的比賽,我自然就參加了。有趣的是,跑步時的寧靜環境給我很多思考人生的機會,令我想通了不少道理。有一天我突然想到,可否把跑步變成幫助人的工具呢?於是便產生跑步募捐的念頭,既可以籌款作慈善用途,亦藉此啟發其他人以自己的方式去籌一點錢,幫助社會上有需要的人,這不就是實現了我的「為社會造成正面的影響」的使命嗎?

就這樣,我的人生有了一層新的意義:要以一己之力幫助人,而我的方法就是跑步籌款。

跑步時的寧靜環境給我很多思考人生的機會,令我想通了不少道理。有一天我突然想到,可否把跑步變成幫助人的工具呢?於是便產生跑步募捐的念頭。



跑步助小型慈善機構  一次籌得50萬

四年來,我以跑步籌款三次,每次都選擇為規模小的機構募捐。每次當我見到受助機構收到款項時的喜悅,幫助到有需要人士時的滿足感,實非筆墨所能形容。

回想第一次的50公里慈善跑是在2017年,也是我第一次的「超級馬拉松」,當時我沒有指定的受惠機構,只是叫朋友自發捐錢給他們心儀的機構。雖然籌得善款四萬元不到, 卻喚醒了朋友共襄善舉。

第二次是一個70公里的越野跑,我指定為一個名叫“站起來”的機構籌款。他們多年來為地震受傷截肢人士提供義診和康復治療,但由於經費不足,只能見步行步。有幸當年籌得50萬(包括一名匿名人士的慷慨捐款),善款大部分來自親戚朋友,也有來自網上跑步群組素未謀面的「跑友」。比賽大會得知我的計劃後更舉行發布會,引起傳媒注意並作出報導,有一個媒體把我冠上「醫學界逆流大叔」,還分享了捐款連結,令公眾了解機構的工作和慷慨解囊, 服務得以延續至今。

2018年,馮樹仁為非牟利機構“站起來”籌款。他們多年來為四川大地震受傷的截肢人士提供義診和康復治療,但由於經費不足,面臨停止服務。有幸當年籌得50萬,讓機構得以繼續幫助四川的傷員。當地的受助者(見圖)知道馮樹仁為他們籌款,專誠從內地來港為他打氣!



幫助財困「香港天使綜合症基金會」

最近的一次越野賽,我選擇幫助一個有迫切需要的機構,名叫「香港天使綜合症基金會」。事緣去年10月與朋友閒談,一班朋友慨嘆疫情下,很多企業的生意都强差人意,連慈善機構也不好過。朋友提到認識一個機構,在疫情下捐款大減,他們屬下的病人自助組織「關愛站」,經費減少了七成,引致他們的資訊中心要關閉,義工也銳減。 

一直以來,這類小型慈善機構是很難得到經費的,因為募捐時經常被問到機構幫助多少人? 再加上天使綜合症是罕有病,機構只服務大概200個患者及照顧者 (50個家庭) ,很多人以為不值得捐款給他們。正正因為公眾的這些誤解,令這類規模小的慈善機構難以有足夠資金幫助受助者,因此相比大機構,這些團體更需要幫助。 

「香港天使綜合症基金會」創會的一對夫婦( Joson 和Joe),女兒詠寧確診天使綜合症 Angelman Syndrome , 一種罕有病,患者沒有言語能力、智障、也常會抽筋和大哭,但平日他們的臉上常常掛著笑臉,因此患者常被人冠名“小天使”。作為基督徒的夫婦,他倆很快接受了女兒患病的事實,並迎難而上。

當他們嘗試在社會上找幫助時,才發現香港没有協助天使綜合症患者家人的支援。於是,兩夫婦靠自己摸索, 幾經艱辛,成功照顧女兒。因為體恤孤立無援的苦況,他倆於是成立「香港天使綜合症基金會」及後更開啟一個資訊中心,專門提供針對患者及照顧者的免費服務,包括安排導師教導兒童如何自我照顧,例如手握匙羹吃東西、走路,以及教授相關訓練技巧給家長,讓他們平日照顧孩子。

「香港天使綜合症基金會」專門提供針對患者及照顧者的免費服務,包括安排導師教導兒童如何自我照顧,例如手握匙羹吃東西、走路,以及教授相關訓練技巧給家長,讓他們平日照顧孩子。圖為其中一名天使綜合症患者及其母親,他們得到基金會的幫助,面上終於露出笑容。



機構也安排很多不同的活動給小孩參與,讓父母休息一天。兩夫婦更多行一步,將服務伸延至其它罕見病、殘疾或特別需要人士及其家庭,手機App「關愛一站通」應運而生,讓照顧者互相扶持及分享經驗。直至現時為止,機構為2,700個其他罕有病患者及照顧者提供資訊及服務,提升他們的生活質素。

營運一個病人自助組織相當困難,Joson夫婦有自己的工作,只用公餘的時間義務管理組織,同時他們每年也要籌得一百萬開支,支付項目營運、導師費用、中心租金、以及一些職員的工資。 由於組織只有少量恆常的政府資助,大部份的經費仍需要依賴公眾籌款,每次舉辦活動也需要逐次向政府申請資助。 

當我聯絡基金會的時候,才知道他們已經關閉了資訊中心以及遣散了員工,亦知道他們大大小小的計劃,都因為經費問題,而被逼拖延及無限期擱置。所以我立即說我會以跑步為他們籌款。聽到我願意幫助他們,Joson夫婦雖然期望不高,但覺得已不是孤軍作戰,開心之餘,士氣也頓時一振!我希望可以籌到20萬元,為他們提供資金解決財困,以及可以為他們的新項目提供一部份資金。但由於我沒有十足把握,不敢向機構說出我的籌款目標,不想最終令他們失望。

筆者與香港天使綜合症基金會創會夫婦Joson Chan和太太JOE NG,以及他們的女兒詠寧見面,了解天使綜合症家庭的需要。夫婦二人憑著對上帝的“敢信” (daring faith),跨過一浪接一浪的難關。



為了籌款   挑戰身體極限

難題來了,20萬不是一個小數目,我不可每次都向同一班親友募捐,但又怎樣吸引其他人贊助呢?疫情下的社交距離也限制了很多宣傳活動。而我又不是知名度高的跑手,又非有號召力的名人,最後我想到以「挑戰極限」來引人注目!

我參加 了162公里 Ultra-trail Tai Mo Shan 越野賽。這賽程比「毅行者」一般的 100公里,長六成以上,難度極高!除了路程遙遠,還要攀登 9000米以上的山路,這個路程,平常走路相信起碼要三天才走完,但參賽者要在42小時內完成!另一個難題是平常比賽大會會安排中途飲食,但因疫情限聚的原因,今次全程要自我支援。

這個比賽實在超越人類的極限,50多歲的我究竟我可以做到嗎?

我之前接受過的最長訓練只有100公里,因此沒有跑完162公里的把握。但是為了籌款,只可迎難而上。我只有三個月時間去準備,於是勤於鍛鍊, 每星期跑大約70公里。因為診所的工作時間難以配合,未能參加跑會的訓練班。在自我訓練時,倍感艱辛孤獨。在跑步的拼搏中, 一切只能靠自己,連訓練方式是否正確也不知。這讓我想起罕有病的家庭要獨自克服困難,不禁身同感受。

這兩年遇上疫情,令機構的經費大減,但Joson和Joe没有放棄。雖然能否完成漫長艱辛的山賽,一直困擾著我,但他們的堅毅也給了我堅持的動力。

這兩年遇上疫情,令機構的經費大減,但Joson和Joe没有放棄。雖然能否完成漫長艱辛的山賽,一直困擾著我,但他們的堅毅也給了我堅持的動力。



感染他人幫助別人  兩次哭了出來

苦練三個月後, 我成功在今年1月以35小時25分完成了162公里和 9000米的攀爬, 至今總共籌得38萬元的成績,令我喜出望外!善款來源少不了親友,還有私人企業,和很多素未謀面的人,包括家庭主婦、公務員、專業人士等。他們的捐款由一百元至四萬元不等,雖然總數未能應付基金會每年100萬以上的經費,但已超越了我和基金會的期望了!有了這筆捐款,基金會終於重開了資訊中心,更將之前因缺錢而擱置的“以科技擴大服務”的計劃重燃。

有此成績是有賴朋友和跑圈中的有心人的幫助,我將我的籌款計劃告訴了他們,聽到之後他們覺得很有意義,於是自發代我向私人機構募捐。還有朋友替我拍了宣傳短片,由我講解我的籌款構思,放上基金會的Facebook;也有人幫忙找贊助商,讓短片放上旺角一個大電視播放。當我看到大電視播放我的呼籲,那一刻我百感交集。平常低調的我,被放大在公眾面前,實在有點戰戰兢兢;我的「一人的夢想」已變成一股強大的團隊力量,增加了我的信心,也給了我更大的推動力。在跑這個162公里的越野賽時, 沿途有很多朋友在賽道為我打氣,有13人輪流陪我,20人給我在定點補給食物,日夜如是,令我感動不已。

回想,這次越野跑除了籌款外,有更重要的意義,讓大眾認識罕有病組織的需要,給基金會打了一支強心針。我希望他們能堅持下去,彌補社會的不足。在這件事上,我真的很感動,不只是因為我突破了自己的身體極限,令我最開心的是能夠感染人們行動起來,對社會多作貢獻。跑的時候,我有兩次哭了出來。 賽後一些朋友已開始討論,要把這類幫助別人的活動恆常化,這就是我最大的恩惠。

有人會問,照顧弱勢社群不是政府的責任嗎?其實資本主義和計劃經濟都未必能有效地分配資源,況且政府只是社會的小部分,人們才是社會的大部分,每個人都有責任去幫助別人,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用自己的方式作出貢獻,把社會的力量積少成多,才能建立一個公平有愛的社會。  

在跑這個162公里的越野賽時, 沿途有很多朋友在賽道為我打氣,有13人輪流陪我,20人給我在定點補給食物,日夜如是,令我感動不已。



每一個人也能夠以行動幫助社會上有需要的人   

回顧四年的跑步生涯和幾次的籌款活動,對我自己有很多啟發。

中年的我,由3公里跑到162里,由路跑到攀山越嶺,完成了原以為没有可能的路程。我發現原來人的潛能是遠遠高於自我認知的,無論年紀多大也可以超越自己。同樣地,做善事也可突破自己,在社會上發揮不同的影響力,幫助別人。

跑步賦予我用這方式貢獻社會。

人有時會自覺渺小及能力有限,但不嘗試又焉知不能呢?經過這次挑戰,「小事不做,大事不成」便成了我的座右銘。

我相信,行出一小步,就可以踏上偉大的道路,為自己如是,為社會也如是。


馮樹仁
志願者


如果你也願意幫助有需要人士,可以聯絡「香港天使綜合症基金會」(Tel 852 51258111, www.hkasf.org/tc/)以及「站起來」(www.standtallchina.org


歡迎加入會員,閱讀全文。 Become a member to read the full article. 歡迎加入會員,閱讀全文。
我們誠意邀請您註冊成為《透視報》會員,從而繼續「免費」閱讀我們的內容。 We sincerely invite you to register as a member of True Report to proceed with reading our content “for free” 我們誠意邀請您註冊成為《透視報》會員,從而繼續「免費」閱讀我們的內容。
免費註冊 Register for free 免費註冊
已經註冊? Already register? 已經註冊?
登入 Sign in 登入
探索更多與此主題相關
已複製到剪貼簿!
0 所有留言
最新
最舊 最多投選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中肯持平|分明
中肯持平|分明
Fair and Impartial
支持「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Support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支持「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透視報》的創立是要改變現狀,在香港推動「中肯持平」的傳媒理念。為了實現這個傳媒夢想,我們需要您的支持。請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只需一分鐘時間,您便可以參與推廣「中肯持平」理念! True Report is established to change the status quo, through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in Hong Kong. To realize this media dream, we need your support. Please join True Report’s journey NOW, in just one minute, you can take part in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透視報》的創立是要改變現狀,在香港推動「中肯持平」的傳媒理念。為了實現這個傳媒夢想,我們需要您的支持。請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只需一分鐘時間,您便可以參與推廣「中肯持平」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