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政策】智能停車場 解決車位不足

政策Policies政策Policies政策Policies政策
已複製到剪貼簿!
透視報
最後更新︰2024–05–20 22:55

香港車位嚴重不足,違泊引致阻塞車道,造成塞車及影響行人過路安全的情況有惡化趨勢。這亦是大城市普遍遇到的問題。為應付泊車需求,日本、國內及若干歐洲國家已採用智能停車場,款式主要包括地面層架式,或地底圓桶式,均為多層式設計。雖然跟路邊泊位或傳統停車場佔地相同,但智能停車場利用空間,採用密集分層泊放,令車位倍增。

在傳統停車場,駕駛者需花時間逐層尋找車位,智能停車場的系統會自行尋找車位,駕駛者只需把車輛駛至特定位置便可離開,讓裝置自動把車輛泊至空泊位。取車時在指定位置等候,車輛便可從儲存格輸送至駕駛者面前,泊車或取車過程只需約半分鐘時間,這樣可節省佔用每層大量面積的行車道,增加泊車空間。

為應付泊車需求,日本、國內及若干歐洲國家已採用智能停車場,款式主要包括地面層架式,或地底圓桶式,均為多層式設計。相片:網上
 

法例未配合  試驗計劃久未動工 

雖然香港實在需要引入智能泊車系統,但是《道路交通條例》仍未就此等系統的規管進行修訂,令使用變成非法。 過去,香港也曾有私人停車場引進智能雙層泊位裝置,但由於法例的未完善,也遭到屋宇署及機電工程署要求拆除。

於2018年中,筆者隨元朗區議會赴日本考察地底智能泊車系統,眼見系統的先進,不單止汽車,系統還包括單車在內。回港後區議會馬上向政府倡議,引進該等泊車系統,以紓緩車位不足,唯政府當時沒有採納,只在深水埗欽州街推行一項試驗計劃。

該先導計劃會在一個全新的地底停車場,仿照日本的圓筒型智能泊車系統,建造3個6層高,每層可容納10個泊位的圓筒,合共提供180個車位。其實若工程技術上可行,政府應該多建數層以增加車位數量。 至今,該計劃仍在構思當中,遲遲仍未動工,筆者百思不得其解。

Cars at the Volkswagen factory in Wolfsburg

圖為歐洲採用的「地底圓筒式」自動泊車系統,利用密集分層泊放,令車位倍增。相片:網上

筆者於日本參觀 「地底圓筒型」智能泊車系統,圖為地底停車場的泊車/取車位置。
 

地底智能泊車難興建     地面系統最適合香港 

究竟哪一種智能泊車系統適合香港呢? 

地底圓筒型泊車系統能夠解決香港土地不足,而引致車位不夠的問題,但香港未必適合興建:第一,日本與香港的土質不同。日本多為黏土,土質較軟,易於開挖,且不易塌方;香港則主要為堅硬的花崗石,開挖成本較高,工程難度也較大。第二,已發展區的地下已鋪滿各式管道或纜線,於地底闢建大型設施,涉及大規模的地底管道或纜線改道,在施工上存在限制。

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在香港推廣「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Please join True Report’s journey NOW,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in Hong Kong 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在香港推廣「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支持我們 Support us 支持我們

取而代之的方案,是在地面搭建層架式智能泊車系統。相對於圓筒型系統,地面層架式泊車系統無需顧慮地質情況,可大幅節省挖建成本,亦可提供更多泊車/取車位置。


中國一早引入智能停車場   多7成車位    

除了上述的地面層架式,或地底圓桶式的智能停車場,國內已於2018年於重慶引入,首個更能善用泊車空間的「平面斜置式」智能系統。駕駛者把車輛駛至特定位置便可離車,裝置會自動把車輛以約30度角抬起,然後被移至空置的泊位。

「平面斜置式」智能泊車系統能提供更多的泊車空間,一般標準平面車位長度約為6.2米,而斜置車位所佔的平均 (僅限房車) 長度則只需要3.3米,即提供近一倍車位。

近年,摩天輪式停車場也在南京、廣州、重慶、瀋陽、合肥啟用。由於摩天輪停車場佔地小,特別適合城市面積小,而停車需求大的地方使用。

筆者曾於2019年4月向運房局局長陳帆,建議政府容許臨時露天停車場,以及在新界區貼鄰市鎮的私人業權棕地,可獲准搭建層架式智能泊車系統。這對營運者具經濟誘因,可惜當局一直未有任何回應。 

同時,政府亦可以批准營運者改裝市區內的多層式公眾停車場,變成「平面斜置式」 智能停車場。改建後,車位會大大增加40%至70%。改裝費用方面,平均每個車位的成本約為5萬港元。此外,尚可增設充電樁,方便並鼓勵電能車使用。

國內已於2018年於重慶引入「平面斜置式」智能泊車系統。相片:網上
  

解決車位不足問題,國內已設立「摩天輪」式智能停車場,車主能於一分鐘取車。相片:頭條號

資助停車場改建   大幅增加車位

為了令智能停車場盡快起行,政府可以資助停車場營運者,按樓面可承受的負重改建成「平面斜置式」智能停車場。

現時,香港共有13個由政府興建,但交由私營公司管理的多層停車場,約提供 7,200 個私家車泊位。運輸署轄下的11個政府多層停車場約有共4,800個私家車泊位;約有195,000個公眾泊車位設於商業、住宅及工業樓宇內。

總合以上,香港整體有約20萬個公眾車位。 倘能把1/4改裝成為「平面斜置式」智能泊車系統,香港可以多出逾50,000個泊位。 

政府若決心推行智能停車場,將可大幅增加車位數量,同時改善交通擠塞的問題。


周永勤

自27歲起一直連任元朗區議員,至本屆剛卸任,服務該區25年,親身參與及見證天水圍的開荒及轉變。曾經是自由黨議員,現在無黨派。

歡迎加入會員,閱讀全文。 Become a member to read the full article. 歡迎加入會員,閱讀全文。
我們誠意邀請您註冊成為《透視報》會員,從而繼續「免費」閱讀我們的內容。 We sincerely invite you to register as a member of True Report to proceed with reading our content “for free” 我們誠意邀請您註冊成為《透視報》會員,從而繼續「免費」閱讀我們的內容。
免費註冊 Register for free 免費註冊
已經註冊? Already register? 已經註冊?
登入 Sign in 登入
已複製到剪貼簿!
0 所有留言
最新
最舊 最多投選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支持「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Support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支持「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透視報》的創立是要改變現狀,在香港推動「中肯持平」的傳媒理念。為了實現這個傳媒夢想,我們需要您的支持。請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只需一分鐘時間,您便可以參與推廣「中肯持平」理念! True Report is established to change the status quo, through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in Hong Kong. To realize this media dream, we need your support. Please join True Report’s journey NOW, in just one minute, you can take part in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透視報》的創立是要改變現狀,在香港推動「中肯持平」的傳媒理念。為了實現這個傳媒夢想,我們需要您的支持。請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只需一分鐘時間,您便可以參與推廣「中肯持平」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