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政策】派完一萬元之後又如何?

政策Policies政策Policies政策Policies政策
已複製到剪貼簿!
透視報
最後更新︰2022–02–10 21:21

在過去多月的社會運動以及疫情的影響下,香港正面對各種民生問題, 香港應該如何解決呢? 其實解困的錦囊一早已經在政府手中,就是其龐大的外匯儲備。

截至去年12月底,香港的外匯儲備資產達42,591億港元,世界排名第七,超越全球逾240多個國家。其實很多西方國家的外匯儲備是負數的,欠下巨款;香港是極少數擁有龐大的外匯儲備的地方。 

多年來,龐大外匯儲備是香港的優勢,可是,政府一直沒有好好運用外匯儲備,改善經濟民生和提升競爭力,儼如「守財奴」。


政府一直沒有好好運用外匯儲備,改善經濟民生和提升競爭力,儼如「守財奴」。 圖片:網上

 

政府派發每人一萬元   沒有後續 

政府應該如何運用外匯儲備幫助經濟及民生發展呢? 有政客高呼:「派錢最實際!」;亦有人曾發奇想,將全部錢歸回市民。 

的確,以現時的外匯儲備水平,倘平均分給全港750萬市民,每人可分得56.8萬港元。政府當然不會這樣做,筆者亦不會贊成這種沒有持續性的派錢方式,市民花光錢後,再伸手問政府要錢,怎麼辦? 

財爺於今年二月底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宣佈「大手筆」向每位18歲以上的香港永久居民派發一萬元。在非常時期,「派錢」是可以紓緩經濟困境,但這只能解決燃眉之急,而未能發展經濟民生,令市民最終自立。

雖然政府派發1萬元解民困是史無前例的,但問題的核心是政府在處理外匯儲備方面缺乏長期策略。往往派完錢就算了, 沒有後續政策利用外匯儲備,發展香港的經濟及民生。最後這筆錢只會不斷滾存,在香港人來說,「有等於無」,民生問題遲遲未能解決 。 

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在香港推廣「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Please join True Report’s journey NOW,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in Hong Kong 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在香港推廣「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支持我們 Support us 支持我們

多年來,我們聽到很多聲音批評政府不動用外匯儲備,但由於缺乏認識,很多人其實不知道政府處理的方案是對還是錯,往往都是人云亦云。筆者希望在這篇文章解構外匯儲備,以及提出政府應該如何運用這筆「巨款」,為香港謀求出路。


財爺於在新一份《財政預算案》宣佈向每位18歲以上的香港永久居民派發一萬元,但這只能解決燃眉之急,而未能發展經濟民生,令市民最終自立。圖片:東方日報

 

外匯儲備管理過於穩固  未預留金額幫助社會

外匯儲備是一個國家或地方,透過其中央結算銀所持有並可兌換為他國貨幣的總資產。換句話說,若將一個地方比喻為家庭,外匯儲備等於一個家庭的積蓄。 

在香港,金融管理局根據四大原則,負責管理這筆「積蓄」:確保港幣匯率穩定;維持足夠的外匯;保障資本規模(包括跑贏通脹及足以應付市場波幅);以及爭取最佳投資回報。

可是,由於管理外匯儲備的方針過於「穩固」,引致金錢長期被「捆綁」, 現時外匯儲備佔四成用於確保港元匯率穩定;約30至35%用作相當於兩年的政府開支「財政儲備」,餘下的便是可作投資用的「累計盈餘」,現在約佔25%至30%,而且不斷滾大。

因需要乎合匯率穩定和維持足夠外匯的投資原則,外匯基金約2/3的資產均投資於回報率低於通脹的美元短期存款票據或債券當中,從而拖低整體回報率。

一直以來,外界認為這些水平過高,同時質疑為何沒有一個份額是用作幫助社會的。


儲備量超出國際標準  造成資源浪費

究竟多少儲備量才是合適?根據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IMF) 的建議,外匯儲備水平是否合適,乃以儲備與外貿進口金額的比例 (reserves-to-import “R/M” ratio) 計算,應介乎20%至40%;即儲備總額應以能支付3至4個月的進口為宜,來應付國際收支。

可是,回歸後,香港歷任的6位財政司所維持的外匯資產水平,皆超出R/M比例,甚至有不斷上升的趨勢,顯示香港的外匯儲備有愈見超離國際收支的需要,致外匯儲備過多,造成資源浪費。

首3任財政司長平均維持R/M比例在50%以上,同時外匯儲備也長期保持在10,000億港元的水平。第四任財政司長唐英年把外匯儲備資產的水平提升至14,000億港元。後來曾俊華在任10年間,更把外匯儲備翻3倍至40,000億港元,R/M比例提升至90%。於2017年接任至今的財政司長陳茂波,繼續滾存盈餘,將R/M比例推高至2019年的96%以上,遠超IMF建議的標準!

但鮮為人知的是,政府其實是可以善用IMF的備用信貸,包括「提款權」與「特別提款權」,以應付突然的外貿支付需求。這個機制能夠讓政府避免被迫出售外國證券,或中斷外幣定期存款套現,所帶來的資本損失; 亦能適度減低外匯儲備水平。


曾俊華在任10年間,把外匯儲備翻3倍至40,000億港元,reserves-to-import(R/M)比例提升至90%。圖片:林兆彬

 

善用儲備  提升競爭力與改善民生

現時香港的外匯儲備已遠超國際標準或實際所需,政府應該把多出的資金運用於其它更有意義的地方,總好過白白讓龐大金額每年被通脹所蠶食。

政府應該把超出需要的外匯儲備份額,以「保就業、促經濟」為長遠目標,用於提升香港競爭力的基礎建設和人才政策、扶助高增值及新興產業的發展。同時,政府亦應把部份外匯基金的投資回報,用於全民退休保障、全民醫療保健、濟助弱勢社群等用途,這有助應付人口老化所帶來的財政負擔。

以上建議可讓市民分享多年來經濟發展的成果,同時對建立市民對香港的歸屬感,及提升對政府的支持度亦有助益。把外匯基金用於改善民生及提升競爭力是一個大方向,至於應該用在哪方面,社會可以詳細討論。 

現時香港人正經歷困境,這正好是發揮外匯基金作用的時機,政府不應該再做「守財奴」,要「放膽」把金錢用於幫助社會上,為市民解開困境,為香港打開出路。


周永勤

自27歲起一直連任元朗區議員,至本屆剛卸任,服務該區25年,親身參與及見證天水圍的開荒及轉變。曾經是自由黨議員,現在無黨派。

歡迎加入會員,閱讀全文。 Become a member to read the full article. 歡迎加入會員,閱讀全文。
我們誠意邀請您註冊成為《透視報》會員,從而繼續「免費」閱讀我們的內容。 We sincerely invite you to register as a member of True Report to proceed with reading our content “for free” 我們誠意邀請您註冊成為《透視報》會員,從而繼續「免費」閱讀我們的內容。
免費註冊 Register for free 免費註冊
已經註冊? Already register? 已經註冊?
登入 Sign in 登入
已複製到剪貼簿!
0 所有留言
最新
最舊 最多投選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支持「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Support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支持「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透視報》的創立是要改變現狀,在香港推動「中肯持平」的傳媒理念。為了實現這個傳媒夢想,我們需要您的支持。請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只需一分鐘時間,您便可以參與推廣「中肯持平」理念! True Report is established to change the status quo, through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in Hong Kong. To realize this media dream, we need your support. Please join True Report’s journey NOW, in just one minute, you can take part in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透視報》的創立是要改變現狀,在香港推動「中肯持平」的傳媒理念。為了實現這個傳媒夢想,我們需要您的支持。請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只需一分鐘時間,您便可以參與推廣「中肯持平」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