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透析】香港抗疫手法可否成為中國的後備方案?

透析Analysis透析Analysis透析Analysis透析
已複製到剪貼簿!
透視報
最後更新︰2022–03–18 19:15

香港第五波疫情擴散到失控的境界,截至3月17日,累計99萬確診,單日新增21,650例。不論如何努力實行動態清零,實際情況已經如同西方各國的與病毒共存,情況既然已經發生,先總結一下:

1. 新冠變種Omicron病毒傳播力驚人,威力已經大到不可能阻止傳播。由12月底國泰機組成員開始傳播,之後一月中再通過油麻地香港海景絲麗防疫酒店及倉鼠群組引發現行疫情,到現在2個半月,已經30多萬人感染(實際感染人數可能已經超過50萬甚至100萬)。

短短70多天,這種驚人的傳播力除了封城禁足,無論政府出台什麼社交距離政策,都阻止不了病毒的傳播。可是,香港的實際環境是不可能封城的,無可避免地與病毒共存,這也是各國面對的現實,但政府今天仍然堅持動態清零政策,在不同的小區圍封強檢,防止病毒蔓延,呼籲市民「願檢盡檢」,都是戰鬥格,並沒有向病毒低頭!再者,病毒傳播速度驚人,主要責任也不是政府,而是那些對病毒感染抱僥倖心態而妄顧社交距離措施的市民,四處傳播和感染。

2. 病毒對長者或長期病患者有致命的殺傷力。觀看數據,Omicron 病毒對一般身體狀況正常的,殺傷力不大,這是科學研究的論述,可以成立。這個情況說明:不負責任的散播病毒的人,後果由這些對病毒感染高危人士士去承擔,真的很不公平。

3. 對已經打了二針疫苗以上的人,死亡率低。據傳媒3月5日的報導,引述衛生防護中心,指第五波疫情錄得1561宗死亡個案,死亡率為0.36%,而沒打疫苗的個案死亡率為1.25%,完成兩針疫苗的死亡率為0.04%,有31倍下降。 這個情況也說明:那些之前一直不配合政府呼籲而拒絕打針的人,除了自己掌自己嘴巴,也承擔了不打針的危險後果。

一場「人道災難」:醫療系統崩潰之下,五名前線醫護的吶喊|2019冠狀病毒疫情|被疫情改變的生活|深度|香港|香港疫情大爆發|端傳媒Initium  Media
病毒傳播速度驚人,主要責任不是政府,而是那些對病毒感染抱僥倖心態而妄顧社交距離措施的市民,四處傳播和感染。這些人不負責任的散播病毒,後果由這些對病毒感染高危人士士去承擔。圖片:端傳媒


香港能否為中國的防疫政策帶來新啟示?

基於以上現實,一味埋怨政府,只是情緒上的發洩,對改善疫情半點作用也沒有。

香港政府現時實行的「動態清零」是跟內地的一套不同的,沒有使用國內大部分城市實施的「全民禁足檢測」政策,而是以「小區強制檢查」進行局部禁足強制檢測來切斷傳播鏈。此策略去年得到國內抗疫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高度讚賞。簡單來說,「不封城不禁足」就是香港的動態清零特色,這種方式可以令到經濟繼續前進,同時亦有嚴謹的抗擊疫情措施。

觀察疫情的最新情況,以及專家的建議,香港政府現在的防疫重點應該集中這幾點:隔離高危人士;盡力救護已經感染的高危人士,並分流不同情況的確診者;提高疫苗接種人群;持續社交距離限制,減少傳播,其實這些工作政府亦已正在進行,反映特區政府絕對不是流言所稱的「躺平」,而是致力結束已經與病毒共存的現實,杜絕病毒。

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在香港推廣「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Please join True Report’s journey NOW,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in Hong Kong 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在香港推廣「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支持我們 Support us 支持我們

這裡暫不討論香港是否要封城,禁足,因為二者的利弊大家都清楚,只待政府甚至中央政府去決定。

說遠一點,香港的「不封城禁足」清零手法能否為中國的防疫政策帶來新的啟示?為全世界抗疫帶來新的解決方案?

香港與新加坡不同。雖然兩個城市也有完善的社會體系,但香港還有一個強大的中央政府支持,抗疫支援源源不絕。再者,香港醫療體系先進,醫療方式和世界上最先進的國家一致。因此,港府在第五波疫情前的抗疫能力是名列世界前茅的,確診的排名在全世界國家和地區的第170位以後。

可是,這個高傳播力的第五波疫情來勢洶洶,所需的抗疫規模巨大,超出了特區政府的能力範圍,而且整體社會的疫苗接種率很低,在1月底,香港接種第一針的比率只有78%,70歲或以上的長者,其接種率仍不到一半,無可避免地與病毒共存,不是政府刻意選擇,而是這個災難性的變種疫情的本質,也是世界上其他國家面對疫情時的抗疫現實。因此各地在提高了疫苗接種率加強了人口的保護之後,紛紛放棄清零政策。

香港有一個強大的中央政府支持,抗疫支援源源不絕。但中國的大方向「清零政策」也是其包袱。作為一個國際金融中心,香港一方面要與世界經濟接軌,另一方面又要實施中央的清零政策才可以通關,但這個困局也可能隱藏一個機遇。圖為特首林鄭月娥(右二)在三月九日聯同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教授(左二)、勞工及福利局局長羅致光博士(右一),以及醫院管理局行政總裁高拔陞醫生(左一)在添馬政府總部就防疫抗疫措施舉行記者會。圖片:政府新聞處


港抗疫策略  可成中國後備方案

現時普遍香港以及國內人士也認為香港的抗疫策略完全失敗,不然怎麼會有那麼多確診,極少人明白以上因素才是主因令香港失守。反而,我們應該向前看,香港既發生了現在出現在大多數主流國家的病毒擴散,我們就藉着這個疫情分析香港抗疫的危與機。

香港是世界上獨一無二享有「一國兩制」的的地區,既有自由度自行保持社會經濟正常發展,但也要跟隨國家大方向而實施中國的「動態清零」的政策,以積極手段抗擊疫情,減少死亡率。

因此,近日有人譏笑香港的抗疫之路就如經常要「仰臥起坐」,例如在朋友圈熱傳的一幅圖片,寫到「現在的疫情中除了中國內地站着,其他國家都選擇了『躺平』。最辛苦是香港,一直在做仰臥起坐。」這個說法說出了香港的困局,一方面要與世界經濟接軌,另一方面又要實施中央的清零政策,才可以與內地通關。

可是,這個困局也可能隱藏一個機遇。為了平衡兩個需要的情況之下,香港實行的「不封城不禁足」的清零手法,如果能創造解決疫情的先例,其意義是重大的,可以讓世界各國看到一套可行解決方案。在人道上,文明上,都是值得借鑒的。

深水埗多幢大廈圍封強檢發現4宗初陽- RTHK
香港政府現時實行的「動態清零」是以「小區強制檢查」進行局部禁足強制檢測,來切斷傳播鏈的,而沒有實行內地的動態清零政策所要求的封城和禁足,期間多次的做全民檢測。圖為今年2月5日,深水埗多幢大廈被圍封強檢,約2100名受檢人士進行檢測。圖片:政府新聞處。


假設最後香港可以扭轉局勢,在抗疫上取得成功,並向全世界推廣,這一套包含中國特式的另類「不封城不禁足」方案,實在是人類抗擊瘟疫的福音。當前世界主流的防疫政策是與病毒共存,而中國仍然選擇動態清零。但是長此下去,一年,二年可能還能支撐,但如果一旦病毒永遠不斷根,中國社會就永遠要和外面的世界產生巨大的隔斷,無異於長期鎖國。國內人民對「封城禁足」的清零政策也不知道可以忍耐多久。

如果是這樣的話,中國是否也無可避免地選擇與病毒共存呢?所以說,如果香港抗疫成功,也為中國提供一套「動態清零」之後的後備方案,一來是防止無孔不入的病毒滲透及傳播,二來和世界各地形成正常的交流。這是一個偉大的舉措,如果香港做到了,那麼將為全世界提供一個抗疫防疫的完美示範。

我相信香港人的智慧,也相信中國人的智慧與團結,大家在這個艱難時刻,必須要齊心協力,同心同德,共同打贏這場防疫戰爭,為世界抗擊疫情貢獻中國智慧。


狄曬看
取之於粵語滴晒汗,一般形容一些比較反常、激烈、可笑、可悲的個人或社會行為, 針對性發表的個人看法,引發人們對社會事件有更深入的思考。


本文表達的立場只代表作者的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的立場。


相關文章:

歡迎加入會員,閱讀全文。 Become a member to read the full article. 歡迎加入會員,閱讀全文。
我們誠意邀請您註冊成為《透視報》會員,從而繼續「免費」閱讀我們的內容。 We sincerely invite you to register as a member of True Report to proceed with reading our content “for free” 我們誠意邀請您註冊成為《透視報》會員,從而繼續「免費」閱讀我們的內容。
免費註冊 Register for free 免費註冊
已經註冊? Already register? 已經註冊?
登入 Sign in 登入
已複製到剪貼簿!
2 所有留言
最新
最舊 最多投選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linlee

想多了,按照這個死亡率,怎麼可能不管?老人家的命不是命?

donald

根本抗疫失败,百萬感染,停工停課,店关門,经济倒退,政府不作為,導致大量感染!本來可以控制,政府無能,作者在仙界看凡間!可笑!

支持「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Support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支持「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透視報》的創立是要改變現狀,在香港推動「中肯持平」的傳媒理念。為了實現這個傳媒夢想,我們需要您的支持。請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只需一分鐘時間,您便可以參與推廣「中肯持平」理念! True Report is established to change the status quo, through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in Hong Kong. To realize this media dream, we need your support. Please join True Report’s journey NOW, in just one minute, you can take part in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透視報》的創立是要改變現狀,在香港推動「中肯持平」的傳媒理念。為了實現這個傳媒夢想,我們需要您的支持。請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只需一分鐘時間,您便可以參與推廣「中肯持平」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