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
19/06/2023
【社論】大坑西邨重建,折射的利益固化藩籬
最近深水埗大坑西邨的重建問題,在很多人看來又是發展與居民之間的拉鋸,1200多戶受影響的居民要求被妥善安置,但得不到回應。政府、立法會、甚至整個社會,並沒有對受影響的居民作出關注。
11/06/2023
走過彎彎曲曲的天梯
我們的人生不會沒有困難的,無論貧窮或富有的人,人生也滿佈困難。或許你今天正經歷困難,又或許你已經離開一個困難,認為終於雨過天青,卻不知道你會很快又會進入另一個困難中。
05/06/2023
【社論】終院對蔡玉玲的無罪判決,是否公道?
終審法院今天(5日)作出了一個判決,就香港電台《鏗鏘集》蔡玉玲的查冊案,一致裁定她上訴得直,撤銷她的定罪。很多人以為判決是香港爭取新聞自由的一個小勝利,但事實是否如此 ?這件事真的與新聞自由有關嗎?法庭的裁決又公道嗎?
04/06/2023
【社論】從慘劇中吸取教訓
昨天(2日)鑽石山荷里活廣場的凶殘斬人兇殺案,引起了市民對精神健康的關注。事件釀成2死,分別是26歲及22歲女子,39歲疑兇被趕至的警員當場制服和拘捕。警方凌晨交代事件時,表示經初步調查,暫時無證據顯示兩名死者與兇徒認識,並指疑兇是一名39歲本地男子,與家人同住,長期失業,並有精神病紀錄,需要定期覆診。此話一出,香港立即關注精神健康問題。
03/06/2023
【社論】特首對死者家屬致慰問信息,有領導社會作用
昨日(2日)鑽石山荷里活廣場發生殘暴斬人案,釀成2死,分別是26歲及22歲女子,39歲疑兇被趕至的警員當場制服和拘捕。警方經初步調查,表示暫時無證據顯示兩名死者與有精神病紀錄的兇徒認識。
01/06/2023
香港病情已變,仍服陳方?
歷史是記錄社會進化的過程,一直以來,人們認為讀歷史可以讓人學會「前車可鑒」,以為前人的成功,我們應該學習,前人的失敗,我們引以為戒。這種邏輯看似有道理,但著名中國史學家呂思勉(1884-1957,被錢穆弟子嚴耕望視作「現代四大史學家」之一)在評價歷史的價值時,曾經說過一段名言,不完全認同以上的說法,讀的時候令人茅塞頓開。
31/05/2023
聽KOL原唱歌曲《完善地區治理》,學習歌頌精神?
這些撐警清連儂牆「義工」真的很熱心,由街頭清潔,走到議會階層。原來他們最近合唱了這首歌,歌頌「完善地區治理」,剛剛今天中午在YouTube發放。
25/05/2023
【社論】和解需要對話
雖然政府從沒有提過社會需要和解,但我們知道這是香港極度需要的。一個分裂的社會,不但經濟難以發展,也影響人民的生活,很多人也變得不開心,生活失去了意義和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