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社論】法庭賦予跨性別人士權利,我的權利在哪裡?

社論Editorial社論Editorial社論Editorial社論
已複製到剪貼簿!
透視報
最後更新︰2023–09–06 07:18

週一(2月6日),香港出現了一單法庭新聞,終審法院判兩位跨性別人士勝訴,將來不再需要是變性人才可更改身份證的性別,任何跨性別人士也可要求政府更改他們的性別。雖然這判決將會帶來極大的社會影響,但沒有在香港引起軒然大波。

其中一個原因是香港的傳媒沒有作出大幅的報道,這是因為他們缺乏法律知識?沒有勇氣去質疑判決?還是一直被所謂「平權」意識所蒙蔽而作出支持? 傳媒的責任是將任何有風險的事情告訴公眾,但大部分傳媒對判決選擇靜音,只作新聞報道,沒有作出評論質疑判決所帶來的社會性和人權的影響。這是否由於傳媒要吻合社會的喜好,而忘記了傳媒的責任,傳媒不是為了爭取社會公義的嗎? 在沒有輿論下,香港人並不知道問題的嚴重性,就連失掉了自己的人權也不知道。

事件源於兩名未完成整個變性手術的跨性別人士不滿入境處政策,提出上訴要求部門在身份證上更改他們的性別。上訴人是現年30歲的Q及31歲的謝浩霖,兩人原為女性,但自小便認定自己為男性。他們已接受荷爾蒙治療或胸部移除手術,但未有移除子宮卵巢和製造人工陰莖的變性手術,兩人在英國護照上的性別為男性。他們早年向香港入境處申請更改身分證性別為男性,但遭拒絕,兩人認為該政策侵犯人權,於是於2018年提出司法覆核,先後被高等法院原訟庭及上訴庭駁回,最後在終審法院終極上訴得直。本身是跨性別平權活躍分子的謝浩霖指判決是「遲來的公義」,指勝訴對本港的跨性別平權路有非常大的進展,對整個亞太區也有深遠影響。

終審法院五名法官的判詞指,政府的政策規定女跨男跨性別人士必須接受完整性別重置手術,作為更改身份證性別的準則,是違反了《香港人權法案》第14條下所保障的權利,「包括性別認同權利及身體完整權利」。法庭的另一觀點認為當transgender (指的是跨性別人士,不是變性人)展示他們的身份證時,其外貌與身份證上顯示的性別之間的“不一致”可能會引起他人的懷疑和質疑,而侵犯了他們的尊嚴和隱私,故裁定該政策侵犯了人權法14條賦予人們的隱私權,因此判政府敗訴。

法庭的判決代表,未完成變性手術的人可以要求在身份證改性別。判決帶來的影響不單止涉及女跨男的跨性別人士,邏輯上男跨女的跨性別人士也可按著法庭判決的法律理據,而要求入境處更改其身份證的性別為女性。就算入境處拒絕,他們只需要輕易地提出司法覆核,法庭也要因應今次判例所開出的先例,判其勝數。換言之,將來不單止女性可以入男性廁所,而只要「認為自己是女人」的男人,也可以在身份證上改成女人後,合法地進入女廁。

將來不單止女性可以入男性廁所,而只要「認為自己是女人」的男人,也可以在身份證上改成女人後,合法地進入女廁。

值得關注的是人權法第14條字面上並沒有說是保障性別認同以及身體完整的,第14條的原文是這樣寫的:(一)任何人之私生活、家庭、住宅或通信,不得無理或非法侵擾,其名譽及信用,亦不得非法破壞。(二)對於此種侵擾或破壞,人人有受法律保護之權利。但終審庭在判詞中指控辯雙方也認同14條是保障性別認同以及身體完整的(請看判詞43段),令人驚訝的是原本的條文一個字也沒有提過這兩個所謂權利。

法庭又在沒有法律理據下,指第14條的隱私概念與歐洲人權公約第8條所保障的「尊重私生活」概念是「一致」的,並稱此公約是保障性別認同的,言下之意就是第14條也應該跟隨(請看判詞44段),但香港的人權法與這個歐洲公約根本沒有關聯,也沒有從屬關係。第14條寫得非常清楚,但終審庭法官對該條的解釋方式如同加入新的字句,像重寫法律一樣,演繹令人匪夷所思。

總結來說,法庭的判決有兩個問題。

第一,基於以上的分析,第14條是否保障「性別認同以及身體完整」,我們會留一個極大的問號。如果法庭的演繹是扭曲了第14條,那麼基於第14條而判政府敗訴的理據便不成立,即是如果法庭不作出這個條文的「獨有解釋」,政府不會輸掉官司,那麼這兩名跨性別人士就不會勝訴,香港人將來就不用承受被侵犯人權的威脅。

第二,法庭判決時並沒有作出全面的考慮,就是判決會否侵犯其他人的人權,包括私隱和安全的權利?私隱權方面,給大家一個例子:一個女性去公共廁所或浴室,理應擁有自己的私隱,但如有另一性別的人士在同一地點,她的私隱明顯已被侵犯,她的私隱權就不重要嗎?安全權利方面,人權法第5條訂明「人人有權享有身體自由及人身安全」,如一位女性與一個天生是男人的人在同一個浴室,這位女士擁有人生安全嗎? 同樣地,將來隨著天生是女人的「男人」可以進入男洗手間和公共浴室,同處一室的男性的權利也會受到侵犯。 


法庭在維護跨性別人士的權利的同時,卻把他們的權利置於公眾之上。

其他人的私隱和安全權利不需要被尊重嗎?
假如你是父母,你能放心自己的女兒單獨進入廁所嗎?
難道這麼基本的權利,香港人也不可以擁有嗎?

終審法院竟然只着重上訴人自己的感受以及權利,而沒有考慮判決會否侵犯其他人的人權,甚至對整個社會的影響,更漠視判決本身也可能違反了人權法中的其他權利。這樣的判決不但侮辱了法官的專業,更重要的是失去了法律的公平性。法律的精神不是著重公正的嗎?

說到這裏,我們感覺自己非常幼稚,為何這種基本的認知也需要討論以及解釋?這就是因為全人類已經被洗腦。透視報做的就是反洗腦。

現在終審法院已經判決了,政府必須跟隨法庭的判決而更改政策,現在唯有看政府如何處理將會帶來的安全、私隱、和法律問題。若政府更改政策,也有機會被其他人士按著人權法案作出司法覆核,到時政府怎樣面對呢?政府發言人周二 (7日)表示,會作出跟進行動遵守該終審法院的判決。但這事件只是第一步。香港的平權人士一直利用本地司法制度來改變法例,達至所謂平權,簡單地說法庭已經成為他們的「平權工具」。據傳媒報道,今個月法庭還會審理幾單涉及平權的標誌性訴訟,包括同性伴侶爭取平權申請政府公屋,以及跨性別人士可以因應自己喜歡的性別而使用公共廁所。歐美這種拿著「民主旗幟」作幌子的平權運動終於在香港揭幕!


香港的平權人士一直利用本地司法制度來改變法例,達至所謂平權,簡單地說法庭已經成為他們的「平權工具」。法律的精神不是著重公正的嗎?圖片:


平權人士高呼自己的權利要「被尊重」,要求政府更改法律扭曲不同的社會制度,來配合他們的性取向,就算犧牲他人權利也在所不計! 這法庭事件就是一個好例子。口說平等的他們,卻選擇剝削別人的權利,這絕對不是平等,而是歪理。

過去十多年來,所謂的平權運動用「公平」及「共融」為冠冕,霸佔道德高地,但結果是對擁有不同價值觀的人的歧視及侵害。奈何由於他們用「民主自由」作盾牌,道德化他們的要求,因而輕易壓制反對聲音為「恐同」、「歧視」,最後卻成為霸權。平權運動不單止在歐洲及美國橫行,還出現在亞洲一些地區,近年台灣已經把同性婚姻合法化。香港早前也幾乎訂立性傾向歧視條例(這條例是會引起「逆向歧視」的,即歧視不同意同性戀的人,並以法例懲罰他們,這樣做是壓制人們的思想自由,違反了聯合國人權公約。),惟隨著高調爭取平權的前立法局議員陳志全等人入獄才暫告一段落,令香港人得到喘息機會。 

近年很多西方和香港的媒體不斷推廣平權,即所謂LGBT(女同性戀者Lesbian、男同性戀者Gay、雙性戀者Bisexual與跨性別者Transgender) 運動,以為這才叫思想前衛,可是前衛不代表正確。傳媒應該比一般人更有分析能力,為何連基本的道理傳媒也不知曉? 一聽到民主自由眼就發光的傳媒被蒙蔽之後,再在報導裡鼓吹平權而蒙蔽公眾,這些媒體並非帶領社會向前行,而是為禍社會! 

今天的社會——包括政府、法庭及市民——已經被所謂「自由」和「共融」蒙蔽了雙眼,以至於選擇無視其他群體,單單為了一些人的「感受」,而改變制度和認同,最終犧牲其他人的人權,這是極大的諷刺。政府以及法律制度是人民的基本保障,但現在連這些制度也不能保護自己,反而傷害自己,人活在社會還能從什麼地方得到幫助呢?這實在是一個駭人的現象。

事件難免令人聯想少數法官是否憑著個人支持LGBT價值觀,作出一個對香港影響深遠的裁決?法院在社會有超然的地位,這是建基於人們普遍認為法院作出的裁決是公正而慎重的,可是今天終審法院的這個判決令人們失去對法庭的正義性的尊重。讀者可以思考在事件中,法官有否欠缺了司法克制,而濫用其權力? 

這事件突顯平權人士要求法律遷就他們,而漠視他人權利的又一例子。他們的要求是不斷的,什麼時候才會停止?! 自由不是沒有底線的——自由與隨心所欲是一線之差,若果社會沒有界線,讓人濫用自由,則天下大亂。

我們在此作出呼籲:

法官,在未來審理的平權訴訟中,請返回法律的基本精神,按着公正的原則作出判決。判決時不單單考慮當事人的法律理據,而是要考慮對整個社會,及其他人的人權的影響。緊記法律的公正性高於個人的價值觀!

平權人士,請不要濫用你的感受,而犧牲他人。出生的性別是怎樣就是怎樣,無論是開刀,甚至一張身分證,也不會改變這個天然的事實。事實不在乎你的感受,因為事實就是事實,不應被扭曲,成為社會的荒謬!

歡迎加入會員,閱讀全文。 Become a member to read the full article. 歡迎加入會員,閱讀全文。
我們誠意邀請您註冊成為《透視報》會員,從而繼續「免費」閱讀我們的內容。 We sincerely invite you to register as a member of True Report to proceed with reading our content “for free” 我們誠意邀請您註冊成為《透視報》會員,從而繼續「免費」閱讀我們的內容。
免費註冊 Register for free 免費註冊
已經註冊? Already register? 已經註冊?
登入 Sign in 登入
已複製到剪貼簿!
0 所有留言
最新
最舊 最多投選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支持「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Support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支持「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透視報》的創立是要改變現狀,在香港推動「中肯持平」的傳媒理念。為了實現這個傳媒夢想,我們需要您的支持。請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只需一分鐘時間,您便可以參與推廣「中肯持平」理念! True Report is established to change the status quo, through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in Hong Kong. To realize this media dream, we need your support. Please join True Report’s journey NOW, in just one minute, you can take part in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透視報》的創立是要改變現狀,在香港推動「中肯持平」的傳媒理念。為了實現這個傳媒夢想,我們需要您的支持。請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只需一分鐘時間,您便可以參與推廣「中肯持平」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