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調查報道】寫信「製造」假民意  支持地區治理方案 

調查Investigation調查Investigation調查Investigation調查
已複製到剪貼簿!
透視報
最後更新︰2023–05–30 21:54

政府早前公布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大減直選議席至兩成,改以委任以及間選議席為主,在社會引起不少爭議,無論什麼陣型也有很多反對聲音。

預見將面對排山倒海的不滿,政府一公布計劃後,建制派立即發動在全港收集簽名支持政府,政府也呼籲市民寫信表達對方案的意見。政府這一做法除了被人批評為假諮詢之外,竟然也帶來一個「黑箱作業」的現象。本報發現有建制派團體刻意安排不同人士「寫信」到政府支持方案,疑似「製造」假民意。 

事緣政府早前公布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在新聞稿底部寫了這一句:「民政事務總署網站已上載有關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的資訊(www.had.gov.hk/tc/public_services/district_administration/dar2023.htm),歡迎公眾以電郵或郵寄方式於今年五月十六日或之前提供書面意見。」


建制派團體安排員工寫信 支持政府方案

本報收到消息,自政府公佈方案以後,有建制派團體密密安排「市民」寫信支持政府的方案,當中包括在建制組織工作的員工,以及地區的親建制人士。

本月初,本報收到讀者Wing報料,在一個建制派青年組織工作的她收到上級指示「寫支持地區治理方案的個人感想,whatsapp交給我」。「每個職員都要寫,每人一封。」她說

不願意公開身分的Wing (化名)本身是反對區議會的改組方案的,她認為政府用委任/間選取替直選議席,令直選只餘兩成議席,不但議會不能代表民意,還會傾斜建制派,選用他們的人作為區議員。「傾斜一面只會不斷積民怨,有幾多提名後真係落心落力去幫市民?」

但,由於受僱於該建制團體,她沒法拒絕上司的要求,「因為所有職員都要交」,對此,她坦言感到「無奈」。最後她用了大半天寫了一份感想(請看下圖)。她交了文給上司檢查過後,下一步動作就是按照上級的指示(見以下電話WhatsApp訊息),用電郵發到:特首辦、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和民政及青年事務局。

受僱於建制團體的Wing說,她「無奈」的寫了一份感想,支持地區治理方案。
Wing交了文給上司檢查過後,下一步動作就是按照上級在電話WhatsApp訊息的指示?,用電郵發到:特首辦、政制及內地事務局、和民政及青年事務局。


每位地區人士發幾十封支持信

雖然Wing在信件裏對政府的改革方案「表示支持」,但她在字裏行間不違背良心,暗地裏以反話表達對區議會改組的批評。其中兩段:「在香港社會出現分歧和緊張局勢的背景下,市民已身心疲累,改革可以爲不同方面提供平臺,增强對話和協商的機會,再通過廣泛參與及開放透明决策,相信市民的不滿和衝突可以减少,更會爲社會的和諧與穩定創造良好的環境。」、「有關方面更應該積極傾聽取民意,制定和實施符合市民期望的改革方案,多年來,政府不少政策都欠缺完善宣傳及溝通,令市民收到不清不實資訊,增加了不少誤解及容易被誤導,因此政府更要加强對改革的宣傳和解釋,使市民理解改革的意義和目的,增加市民對改革的支持和信任。」

她在信中的話語間接說出,政府沒有提供平台給不同人士參選、沒有與市民對話和協商、沒有傾聽民意、政策缺乏溝通、市民不明白改革的意義、決策沒有透明度、增加市民不滿、令社會更不和諧。

另一邊廂,本報收到另一個消息,有建制派組織以電話訊息在群組要求地區親建制人士,以自己組織的名義,在每區發出幾十封電郵、傳真、或信件,向政府部門表達「支持改革方案」的意見。為免該消息人士的身分曝光,我們刪除了事件的一些細節。

究竟建制派團體用這種方式已經安排了多少支持信件? 這些意見將會令市民對政府方案的觀感起一定的作用。為了表達政府的方案得到廣大市民支持,建制派安排的信件就成為「市民支持方案」的關鍵理據。


疑「製造」假民意支持方案 政府不回應

建制派組織不約而同的「寫信」呼籲,令人懷疑有人利用大量信件「製造」假民意,來支持政府的方案。「我相信有人策劃市民“寫信”支持方案來「交功課」,當然也不排除建制派團體以自己組織交了多少封支持信來擦鞋。」Wing說。

我們昨晚發信到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及民政事務總署新聞組,查詢政府是否知悉有人動員市民「寫信」支持政府的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要求政府於今天下午回覆。我們的問題如下:

1)政府是否得悉有建制派團體呼籲市民寫信支持政府的方案?

2)政府是否容許有團體這樣做? 他們這樣做有沒有觸犯任何法律?

3)為了讓民政及青年事務局準確得知民意,貴局會作出什麼行動,遏止這些製造民意的行為?

至今天下午5時,政府仍然沒有回覆。於是我們以手機發訊息查問,新聞組回覆指「同事處理中,稍後回覆。」我們以為可能政府需時預備資料及謹慎的回應,所以再等。5:59分,他們回覆了,但沒有回答所有問題,只匪夷所思的答了一句:「政府歡迎市民在5月16日或之前向政府提交書面意見。」

圖為本報昨晚(19日)發給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及民政事務總署新聞組的電郵。

今天傍晚(20日)5:59分,新聞組回覆,只匪夷所思的答了一句:「政府歡迎市民在5月16日或之前向政府提交書面意見。」


如果政府不知悉有建制派團體安排市民寫信支持方案,只需說他們不曉得便是了。但政府決定不回答,是否代表政府是知道此事的,但害怕我們有證據在手,所以不敢否認? 局方不回應會否遏止製造民意的行為,是否代表政府不想制止這些行為,代表政府默許?如果不阻止,政府又會否助長製造假民意的劣行?由於政府全面不回應,我們難以對政府是否知情下判斷。

這並非首次有人製造市民「支持」方案的景象。隨著政府在5月2日公布「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多個團體及政黨在5月5日聯合成立「香港各界撐完善地區治理大聯盟」(由全國人大常委、民建聯主席李慧琼擔任總召集人),負責在全港18區開設街站收集市民簽名支持政府的方案。透視報早前收到的消息,指有建制派組織通過whatsapp發出「接龍」,呼籲「義工」參與街站支持政府(見下圖)。該爆料人士笑言「一連串做show街站今天開始」。

本報在5月5日,收到讀者爆料,有建制派組織通過群組找人在街站做義工”撐”政府。


區議會改組關係到全港市民的民生,但由宣布至今,政府並沒有諮詢過市民。當局只是在5月2日宣布方案的新聞稿下方,提到歡迎市民提供書面意見,但這並不是正確的諮詢方式。一個真正的諮詢是有系統地進行,包括廣泛收集來自不同階層和地區的市民和持份者的意見,得到數據後會有深入的研究和分析,得出結論。然而,政府的方式是沒有系統的,簡單指市民可以寫信給政府便是了,令人懷疑政府是否真誠的要知道市民對地區治理計劃的意見。

政府的做法引發不少市民質疑,包括如何知道發信的人不會重覆發出相同信件,而令政府得出錯誤的解讀?誰人監管點算過程防止偽造?政府會否公告天下支持的人多,還是反對的多?有什麼方法防止政府造假?

「寫信」員工:社會累積怨氣 管治危機將萌芽

在這些疑問未釐清之餘,現在又出現有建制派組織「要求」員工、各區的地區人士發信支持方案,令人懷疑有人要「製造」民意支持政府。回頭看,政府邀請公眾提供書面意見是否真的為了看市民的意見,還是為了得到支持的信件,令它可以向外公布得到很多人支持政府的地區治理改革?種種疑問,我們未能找到確實的答案,事件仍是一個謎。

有分析指,如果政府提出的地區治理方案,是得到市民支持的,何須有人出手製造大量信件「製造」假民意,來支持政府?現在風聲流了出來,豈不是對這個方案的自嘲嗎? 「現屆政府究竟出現了什麼問題?不願矯枉過正之餘,又出現有人叫人寫信支持政府製造假民意。」Wing失望的說。

她擔心政府的區議會改革漠視民意令民主倒退,只會在社會累積怨氣,在未來引起社會再衝擊。「當人人只懂製造歌舞昇平假象,管治危機是否也偷偷萌芽,等待缺口一天又再全面衝擊。」

透視報編輯部 



編者按:

這「寫支持信」事件讓人們想到香港政府的格局。

格局的意思是一個人的眼界、境界、胸襟、道德、洞察力等内在質素。

一個有格局的政府在推出任何計劃時,必會提出有力的理據,並不會在香港已經是由治及興之際,並有眾多安全機制下,包括國安法和資格審查,仍然拿2019年的黑暴來合理化方案。一個有格局的政府會光明正大的諮詢各界對政府方案的意見,而不是在零諮詢下獨行獨斷的推行。一個有格局的政府不會以要求市民寫信來收集民意,不但在沒有研究下未能得知公眾的共識,更會引致漏洞,令「黑箱作業」製造假民意的情況出現。

一個有格局的政府會重視對外的透明度,不會刻意不清不楚的。以往政府對傳媒的態度是比較透明的,大都會對傳媒發出的大部分問題作答,否則會影響公眾對政府的觀感,質疑它有事隱瞞。對於今次有組織發動市民寫信支持政府的方案,來製造「假民意」,政府採取完全不回應是一反常態的,跟最近民政及青年事務局全面迴避本報有關關愛隊的問題,的態度完全一樣(請按此看關愛隊調查報道系列第三集,《關愛隊的“政治任務”3:與「由治及興」背道而馳 令社會更撕裂》,可以見到局方如何迴避作答)。一個重視法治和公正的政府對於黑箱作業的事件,必會作出調查,但政府的態度漠不關心,也顯示了它的價值觀,對公正的輕視。該局的態度不但反映了今屆政府對公眾的知情權的忽視,對外透明度大減,也讓人驚訝於政府現在已經不理公眾形象,不須對市民問責,管治水平予人一落千丈之感。

政府的態度多少與反對派的消失、和傳媒的弱勢,而導致社會缺乏對政府的監管有關。這更反映香港無論立法會和區議會也需要政治上的多元聲音來監管政府,從而改善管治。可是,新的區議會改革方案全面採用委任和間選(各佔4成議席),而外界估計將獲得議席的大多數是建制派,導致政治清一色,正正就會消滅多元聲音,因此方案引起不少社會人士反感。本報聽聞有選舉委員會委員也對新體制不滿,擔心區議會的議席將會是“內定”,所以也不打算投票了。

我們相信,無論市民喜歡與否,政府也必會推行這個「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的,反而我們應該分析方案會否對管治帶來長遠的影響。有人預期,政府通過推行改革將確立權威,強勢政府會有利管治香港。但也有人認為,政府的做法會令其失去民心、和權威性,最終影響其管治能力。

以上哪一個觀點準確呢?方案會令政府更有權威,更穩定,還是帶來一種管治失敗?我們可以從一段中國近代史嘗試找出答案。

中國推翻滿清政府後開始了民主制度,開始有國會,而袁世凱是第一任民國時期的總統。如果袁世凱堅持下去,他本可改變中國歷史,引入民主體制,但由於他缺乏權威,難於統治各方勢力,貪戀權位的他不聽忠言,決定走回頭路,稱帝來重塑權威。他希望通過集權來解決管治問題,最終導致失敗。歷史學家認為,袁世凱失敗的主因是稱帝令歷史倒退,如同反對人類進步,令親信都反對他,孤立了他,最後他在眾叛親離中死去。據史學家分析,他的另一個失敗原因是他喜歡用權術,指權術並不是不能用,但如果一個人沒有大格局,而權術用多了,就會適得其反。

今屆香港政府跟袁世凱很相似,做的事情也會引起文明倒退、也是沒有大格局;袁的失敗可以成為香港今屆政府的借鏡。

歡迎加入會員,閱讀全文。 Become a member to read the full article. 歡迎加入會員,閱讀全文。
我們誠意邀請您註冊成為《透視報》會員,從而繼續「免費」閱讀我們的內容。 We sincerely invite you to register as a member of True Report to proceed with reading our content “for free” 我們誠意邀請您註冊成為《透視報》會員,從而繼續「免費」閱讀我們的內容。
免費註冊 Register for free 免費註冊
已經註冊? Already register? 已經註冊?
登入 Sign in 登入
探索更多與此主題相關
已複製到剪貼簿!
0 所有留言
最新
最舊 最多投選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中肯持平|分明
中肯持平|分明
Fair and Impartial
支持「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Support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支持「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透視報》的創立是要改變現狀,在香港推動「中肯持平」的傳媒理念。為了實現這個傳媒夢想,我們需要您的支持。請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只需一分鐘時間,您便可以參與推廣「中肯持平」理念! True Report is established to change the status quo, through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in Hong Kong. To realize this media dream, we need your support. Please join True Report’s journey NOW, in just one minute, you can take part in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透視報》的創立是要改變現狀,在香港推動「中肯持平」的傳媒理念。為了實現這個傳媒夢想,我們需要您的支持。請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只需一分鐘時間,您便可以參與推廣「中肯持平」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