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HKG報前總編輯林芸生成Now TV新聞主管   是傳媒的隱憂 

傳媒Media傳媒Media傳媒Media傳媒
已複製到剪貼簿!
透視報
最後更新︰2023–03–05 10:13

上周五(4月22日),美國媒體《自由亞洲電台》(Radio Free Asia,簡稱RFA)有一則報道,題為《【染紅傳媒】港新聞機構屢起用親建制人士任高層 批評港府聲音逐漸「失聲」?》。報道指香港近年多間傳媒機構逐漸被「染紅」,稱親中人士陳鐵彪空降《Now新聞》任主管後,近日更有建制派KOL、親中媒體《HKG報》前總編輯林芸生空降《Now新聞》任助理副總裁,並以記者身份做現場直播,專業水平受到業內人士質疑。

報導引述消息指,因記者不足,林芸生上周四(21日)自告奮勇在新聞節目《時事全方位》中首次出鏡進行直播,惟專業水平受到質疑,指 “記者”的風格、語速、用字等「別具風格」,與日常電視新聞直播有所不同。該集《【時事全方位】處所營業限制放寬(一)》是報道社交距離措施上周四放寬,食肆可以四人一枱,的巿道情況。

RFA播放了林當“記者”當天長達三分鐘的現場報道的一部分錄音,亦訪問了傳媒學者杜耀明對事件的看法。「香港浸會大學新聞系前助理教授杜耀明對本台指,現時傳媒生態以「顏色為重,專業為副」在職位與政治立場掛鉤下,有預設政治立場的人被委以重任,專業為重的記者卻受其支使,工作上易因意見不合被問責,因此導致記者流失。從原主持人轉為記者親自上陣一事可見一斑。」報道寫到。

讀者可以按入此連結閱讀RFA報導的全文: https://www.rfa.org/cantonese/news/htm/hk-media-04222022074813.html

以上報道指香港媒體立場單一倒向北京,反映現時香港的傳媒生態以「顏色為重、專業為副」,但問題是否如此簡單? 此報道非一般的報道,其報道林芸生的上任對傳媒的影響是正確的,但卻隱藏不實意識,不能以普通新聞報道去看待它,讓我為大家剖析。

此報道非一般的報道,其報道林芸生的上任對傳媒的影響是正確的,但卻隱藏不實意識。圖片:RFA網上截圖


報道“有技巧地”引導讀者  洗腦手法高超 

RFA是一家美國政府資助的非牟利新聞機構,報道經常偏頗地批評中國。以上報導的其中一段尤其關鍵,寫到:「而隨著《立場新聞》、《蘋果日報》、《眾新聞》等敢於針砭時弊的媒體相繼倒閉,香港媒體立場變得單一。杜耀明指,現時傳媒環境令人擔憂,過往報業擁有者可以決定報社的立場,但現時似乎連電子媒體都容不下反對聲音,新聞機構高層人事變動,都是一面倒向港府及北京。」

這一段主觀地把這三個媒體說成是香港新聞機構的“最高標準”,事實真的如此嗎?RFA的報導引導讀者以為香港因為沒有了它們就等於沒有新聞自由,這是誤導性的。以蘋果為例,它實質上是濫用了新聞自由,作反中的政治工具! 

還記得2020年10月,NBC報導壹傳媒創辦人黎智英的私人助理Mark Simon(共和黨員,美國海軍情報局前僱員、其父親曾任職美國中情局35年)付錢委託撰寫一份有關美國民主黨總統候選人拜登的兒子亨特在中國做生意的文件,指撰稿人身份屬偽造,而文件資料也是虛假的,意圖影響選舉;而蘋果也刊登了相關「新聞」。事件曝光後,黎智英在Twitter回應事件時,承認Mark Simon在他不知情之下,從黎的私人公司提取資金,支付有關研究。

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在香港推廣「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Please join True Report’s journey NOW,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in Hong Kong 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在香港推廣「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支持我們 Support us 支持我們

去年亦有傳媒報道,黎智英及Mark Simon將眾籌所得的資金付給五間報紙媒體,唱衰香港。蘋果是傳媒的最高標準嗎?還是做假的高手? 

蘋果從來的報導手法以“不道德”見稱,不知何時開始,搖身一變成為香港唯一的宣揚民主的報紙、變了香港的良知!

多年來,這幾個所謂爭取民主的媒體作出偏頗報導,以公義為名,在香港栽培“反中反政府”風氣,在2019年的示威中,它們推波助瀾,令示威一發不可收拾,最後導致中央決議在港成立港區國安法!定立了紅線之後,最後加深了傳媒工作者的自我審查,影響新聞自由。引致這個境況,這些自稱爭取「民主」的媒體實在難辭其咎! 

RFA的報道的效果是以假亂真。其實這個媒體報道中國的力度和方向,對人們如何解讀中國有很大的影響。讀者可以隨意打開他們的網頁首頁,便可以略知一二。

以今天(27日)上午的首頁為例,頭版報道包括:《【新聞自由】港外國記者會基於安全考慮暫停辦人權新聞獎 被批評「自我審查」》、《【香港法庭】三青年涉「全球反極權遊行」暴動案 法官憑藉現場裝備判其罪成》、和《【新疆人權】報告:約5500境外維吾爾人成中共追捕目標 沙特埃及阿聯酋成幫兇》。滑鼠再往下看,又有《 政治漫畫家「阿塗」離港 指在港創作承受巨大精神壓力》、《【新聞自由】港記協再遭親中傳媒狙擊「解散是唯一出路」 外國記者會停頒人權新聞獎》、和《【國安時代】屢遭親中陣營狙擊 港民研副行政總裁鍾劍華已離港赴英》。這些文章的報道手法大都是片面的,讀者未能從報道看到事件的整個來龍去脈,全面的理解事情。

打開這些文章,在每篇旁的相關文章都是千篇一律的有關香港的自由怎樣被侵蝕、被捕的2019年暴動的示威者如何被重判等;而在相關新聞下方的“熱門文章”也是全部關於中國的負面新聞。 在這個美國媒體鋪排下,這些一面倒對中國的負面報道是否巧合那麼簡單? 讀者看完這些報道之後,會對中國會有什麼看法?

以上是RFA網站在4月27日的首頁,報道大都關於中國的負面新聞。讀者看完這些報道之後,會對中國會有什麼看法?圖片:RFA網站截圖

 

自稱親建制和缺乏專業水平人士 掌控了傳媒

說回RFA有關NOW TV的報道,RFA在指出一個傳媒問題的時候,同時有技巧地引導讀者,美化破壞香港的媒體,這樣的報導手法長期來說對讀者判斷事情造成潛移默化的影響。話雖如此,這篇報導也確實地點出了一個香港的傳媒問題:自稱親建制和缺乏專業水平人士掌控了香港的傳媒,而這個問題我們必須正視。 

陳鐵彪曾經是無線新聞部高層,屬於親中派傳媒人,2020年6月底上任Now新聞台的新聞主管,而環繞陳的爭議不少,其中最為人熟悉的是其上任不久,便計劃找民建聯主席李慧琼擔任政論Now清談節目《大鳴大放》主持,代替原有政治記者輪流任主持的安排,引起批評,指陳是為民建聯宣傳,而由政界人士主持,令節目變得只有單一的政見聲音,最後陳暫緩邀請李慧琼任主持。

批評聲音沒有改變陳的親中的編採方針。 

據了解,林芸生在今年 2月空降NOW新聞,全權負責NOW 新聞台的早晨新聞節目《時事全方位》,而兩名原本負責《時事全方位》的主管級人物,已分別自行離職及因「架構重整」被辭退。

在專業的傳媒界,我們極少聽到林芸生這個名字,不知道他怎樣突然冒起,成為自稱的“資深傳媒人”。至於他的水平是怎樣,我們先看看他的背景。他來自立場偏頗,報導手法不像專業傳媒的自稱傳媒HKG報,職位是“總編輯”!據傳媒報道,HKG報於2015年由建制派政治組織「幫港出聲」召集人周融所創辦,而該報所屬公司的前身為BVI公司,股東是誰一直成疑;該報的不少作者的文章也一直狠批政府和特首,被批偏頗和不實。在任HKG報期間,林芸生曾與早前爆出在裝修事件上疑利用傳媒第四權以權謀私的建制派傳媒人屈穎妍共同主持節目《政情時趣 2 人組》,內容大都是罵黃,導致分化社會的效果。


在任HKG報期間,林芸生曾與早前爆出在裝修事件上疑利用傳媒第四權以權謀私的建制派傳媒人屈穎妍共同主持節目《政情時趣 2 人組》,內容大都是罵黃和分化社會的。據傳媒報道,HKG報於2015年由建制派政治組織「幫港出聲」召集人周融所創辦,而該報所屬公司的前身為BVI公司,股東是誰一直成疑。圖片:YouTube截圖


林芸生來自HKG報  疑與香港政研會關係密切

林芸生與自稱親中政治組織「香港政研會」的關係也似乎非常密切。單單看香港政研會的Facebook專頁,多個帖文都是發表林的訪談視頻,或是提到他有份參與政研會的行動,例如他們 “最出名”的利用社會事件增加公信力的聯署行動,在2019至2020年最為頻密,持續至今。專頁也有一個林芸生的訪問,作為HKG報總編輯的他,在2017年出席大鑼大鼓的“革走戴耀廷吶喊大會”,接受政研會現場採訪,讚揚何君堯成為立法局議員隨即舉辦這個吶喊大會。傳媒理應政治中立,林怎麼會參加政治活動的呢?這就令人質疑HKG有否傳媒須中立的意識。

林芸生又在去年9月,參加由香港政研會聯辦的《【香港再上高峰】經濟民生發展2021論壇》作嘉賓,”分享中國十四五規劃下的香港發展願景”,而論壇的主持人竟然是政研會主席鄧德成,他就是在香港不斷高呼全民禁足檢測偽命題的主要人物,去年高調參選立法會,惟因未能得到足夠提名入閘!香港政研會的Facebook稱自己由「愛國愛港」人士組成,但多年來該會也被批評發動破壞社會的政治行動。還記得2019年8月24日,香港政研會發起「包圍香港電台」行動,約有百人前往抗議,期間部份人士指罵、推撞及腳踢在場記者,有示威者伸出舌頭舔舐記者的相機鏡頭。這些行動間接妖魔化親中人士,令社會撕裂。

從林芸生參與的行動,以及與其關係密切的機構,可以知道他的水平。他也在《思考香港》寫文章,作者介紹裏稱自己為“資深傳媒人”,究竟他如何界定什麼是資深呢?! 

作為HKG報總編輯的他,在2017年出席大鑼大鼓的“革走戴耀廷吶喊大會”,接受香港政研會現場採訪,讚揚何君堯成為立法局議員隨即舉辦這個吶喊大會。傳媒理應政治中立,林怎麼會參加政治活動的呢?圖片:香港政研會Facebook截圖


Now TV為何要僱用林?他在Now的任務是什麼?

筆者看了NowTV的【時事全方位】的三分鐘現場報導,紀錄了林芸生的語句,如下:

「我現在就身處旺角嘅一間茶樓,見到現場嘅情況生意都唔錯的,喺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嘅第一日,目測嘅入座率呢,都有八九成以上㗎,咁頭先呢我就同幾台嘅食客傾過嘅,佢哋普遍都表示放寬社交距離措施之後呢,可以4個人一枱,咁約朋友都輕鬆咗、放(鬆了),容易咗嘅,個人嘅心情呢亦都開心咗。加上有消費券喺手呢,所以唔使你上嚟都疏爽啲嘅,會計(指叫,讀錯音)多幾碟點心咁樣啦!」

他之後指向現場的情況:「咁我哋可以睇下現場嘅情況啦,都係“人聲鼎沸”、其中一台嘅食嚇都話畀我聽呢,佢嘅心情呀就係,而家終於有得四個朋友聚埋一齊,食個包飲啖茶咁樣,大家傾下計咁樣,對比疫情最嚴峻時只可以一個人屈係屋企,個種感覺簡直係天差地別嘅、所以佢都期望疫情盡快過去,可以再約多啲朋友出嚟,一齊飲茶又好,或者做其他活動都好呢,咁就一天都光晒啦!」

憑以上他在Now TV的報道,清楚反映他缺乏專業的傳媒訓練。網上並不能找到任何資料他之前在什麼傳媒機構受訓,為何他可以一躍成為HKG報總編輯?之後為何林又會成為Now TV的高層?為何Now TV要僱用一個明顯欠缺質素的傳媒人?他在這個電子傳媒的任務是什麼?

在2019年,Now TV的報導對示威者表示同情,被不少人認為是支持黃營的,為何現在戲劇性地改變立場,改用另一批人?是否與國安法訂立了有關?還是有其他目的?這仍然是一個謎!未來在林芸生帶領下 ,從這個傳媒機構的報導的方向,我們或能找到答案。


4月21日早上,林芸生在酒樓的現場報道的用語和聲線成為網民的笑話。圖片:NowTV新聞節目【時事全方位】處所營業限制放寬(一)截圖


網民:不看電視,看網台 

4月22日,Facebook的一個記者個人專頁,發了一篇帖文討論林芸生直播事件,指一個可以由 part-time 記者都處理得到的茶樓直播,竟然要由助理副總裁親自上陣,已經足夠經典!「更有甚者,據悉為求萬無一失,NOW 另一名助理副總裁吳宜婷亦有到場坐陣協助,由兩名助理副總裁出馬做如此一件如此手板眼見的工作。。。如此處理恐怕稱得上前無古人。 」帖文有947點讚、661留言、和164分享。

網民在帖文下紛紛留言,批評林芸生的現場報道水準: 「聽到一半已經即刻想停,先唔講咬字唔正,講嘢時候嘅速度係逐隻逐隻字燉出嚟,最慘每一句都有個「呢」字,真係救命?」、「完全感受到,係啲廣東茶樓,涼緊牛角扇,阿姐推緊車仔,食客食緊一盅兩件,隔離有痰盂。真係回到未來呀~」、「做到咁高級,又玩直播,竟然滿口懶音,睇咗三幾十秒已經唔想睇落去。」、「佢個live 「人聲鼎沸」! 以後做教材非常合適!」、「差過D實習學生。?」、「又係啲無能既做高層管班有料既」、「冇睇香港新聞啦」、「Now 用足足3分鐘air time黎做棟篤笑新聞報道,香港新聞媒體真係充滿希望好感動」

此帖文之後在連登被轉載,有留言說:「咁嘅質素助理副總裁,唔怪得now新聞愈來愈差。」、也有網民說,現在已經不看電視新聞:「 冇所謂啦,我每日上網睇網台嘅時間仲多過開電視」。

4月22日,Facebook的一個記者個人專頁,發了一篇帖文討論林芸生直播事件。圖片:Facebook截圖


僱用立場偏頗、非專業人士作高層  對傳媒是一個隱憂 

一位資深的傳媒朋友說:「RFA對陳鐵彪、林芸生的專業水平提出質詢是對的,但它同時引用了一些偏頗的例子引導讀者同意香港已經無新聞自由了。連我們行內人都好難向一般大眾說清箇中道理和這樣的報導有何不妥。」

筆者完全明白當中的複雜性和矛盾。簡單地說,報導的事件是真確的,但隱藏著一些不實的訊息,真假混合,模糊讀者的思考,這就是想推某種意識形態以達至政治目的的高手了!

總括以上,筆者希望指出這些傳媒機構的人士變動對新聞水平有影響外,也想讀者對像RFA這類偏頗的報導有所警惕。因此當大家閱讀一篇媒體的報導時,必須留心當中的“技巧”,小心分析而不被誤導。

我們一方面不應完全相信有政治目的的傳媒報道有關中國的新聞,在這個報道上,其目標明顯是要令讀者認定北京意圖控制香港媒體,但也要思考在《Now TV》的事件上,實際是什麼人控制媒體,是中央?還是另有其人?

同時,香港媒體僱用缺乏專業訓練、立場偏頗、自稱親中的人士出任傳媒主管,令傳媒質素每況愈下,市民不再相信傳媒,轉移選擇網上資料來接收資訊,對傳媒是一個隱憂,值得社會關注! 


小妮子
一名香港傳媒人


本文表達的立場只代表作者的個人意見,不代表本報的立場。

伸延閱讀:

歡迎加入會員,閱讀全文。 Become a member to read the full article. 歡迎加入會員,閱讀全文。
我們誠意邀請您註冊成為《透視報》會員,從而繼續「免費」閱讀我們的內容。 We sincerely invite you to register as a member of True Report to proceed with reading our content “for free” 我們誠意邀請您註冊成為《透視報》會員,從而繼續「免費」閱讀我們的內容。
免費註冊 Register for free 免費註冊
已經註冊? Already register? 已經註冊?
登入 Sign in 登入
探索更多與此主題相關
已複製到剪貼簿!
1 所有留言
最新
最舊 最多投選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匿名

識睇,就知這篇文超勁!!!!感謝透視報。有你們太好了。

你讓大家從新重視思考。而且修正一些價值觀,是非觀。不是掛了愛國旗就可以亂來。掛了愛國旗,不是就做甚麼都對,不是就擁有絕對價值。
林芸生扮無記者自己落場,是疑似濫用權力,令自己玩票式曝光,讓自己有名氣。無記者暫代,封了自己後門,做得差都免死。這種作風要不得。
其次,RFA不對,但假如換上去的是另一個極端的人,則老問題仍然沒有解決。
當前,有了國安法之後,不應淪落為只是由另一批人、一批自稱「愛國」的人去分紅分肥的局面!倘如此,香港的本質沒變,只是由一批人,換上另一批人。

最後HKG是L營買了的平台,過去狂攻及醜化林鄭。多謝透視報。

中肯持平|分明
中肯持平|分明
Fair and Impartial
支持「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Support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支持「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透視報》的創立是要改變現狀,在香港推動「中肯持平」的傳媒理念。為了實現這個傳媒夢想,我們需要您的支持。請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只需一分鐘時間,您便可以參與推廣「中肯持平」理念! True Report is established to change the status quo, through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in Hong Kong. To realize this media dream, we need your support. Please join True Report’s journey NOW, in just one minute, you can take part in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透視報》的創立是要改變現狀,在香港推動「中肯持平」的傳媒理念。為了實現這個傳媒夢想,我們需要您的支持。請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只需一分鐘時間,您便可以參與推廣「中肯持平」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