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社論】泛民選民 香港的明天仍在你手上

社論Editorial社論Editorial社論Editorial社論
已複製到剪貼簿!
透視報
最後更新︰2022–12–26 13:54

香港人要不就政治狂熱,要不就政治冷感,這種情緒化的心態,反映出香港的選民極度不成熟。

多年來,香港選民是按情緒驅動而投票,主要是被社會及政治氣氛挑動來作選擇,而不是經過理性分析候選人的才能及理念來投票。在世界上任何地方,情緒化的選民對社會帶來深遠的影響,不但不能選出真正的賢能者,反而導致管治亂局,香港過往的選舉就是實證。

情緒化選民 影響管治質素

在這一屆的立法會選舉,香港選民的不成熟表現再度表露無遺。公眾的焦點都放在投票率上,又或是參選人的政治立場,而不是討論候選人的政綱。可是,這只是問題的一部分,最令人擔憂的現象正在發生——有些泛民的選民響應流亡海外民主派人士,甚至美國《華爾街日報》的呼籲,不投票或投下空白選票,來表達異議。泛民選民的這種意向,不但把自己成為政治角力的工具,更嚴重的後果是大大減低泛民主派在立法會的議席,令政策制定缺乏多元和民主的聲音,直接影響香港將來的管治質素。

因情緒化而不投票,會導致嚴重後果,不看遠的,看近幾年來的幾場矚目選舉。2018年11月的九龍西立法會補選,填補劉小麗被DQ而懸空的議席,惟DQ事件引致泛民選民情緒低落,放棄投票。本來代表泛民的李卓人躺著都可以勝出的,但最後由代表建制派的陳凱欣奪得議席。其直接後果是泛民陣營未能取回立法會分組投票的否決權,間接的後果是造就建制派信心爆棚,乃至於2019年在「逃犯修訂條例」的立法過程中的方式被批「過度急進」,務要盡快立法把殺人犯送回台灣接受法律制裁,最後成為反對派的藉口,在同年6月引爆反修例示威。

短短一年之間,香港由一個穩定的城市變成動亂之都,香港人陷入瘋狂的政治旋渦,於是出現了2019年區選的全城選民投票的狂熱埸面,一下子把目的是反轉香港的攬炒派送入區議會,造成了不堪入目的區議會亂局。區議會不再是討論如何改善地區民生的地方,會議成為罵戰的場地。議會已經不是議會,反而像給一班劣童玩耍的樂園。新上位的攬炒派區議員,再加上立法會的反對派,合力推高黑暴攬炒香港,不但斷送了香港的經濟優勢,還令香港成為人們日夜示威的危險城市,市民生命受到威脅,特區面臨政變,最終令中央政府對香港人失去信心,不得不出手整頓,出台國安法和完善選舉制度。

2018年11月的九龍西立法會補選,因為劉小麗被DQ,引致泛民選民情緒低落,放棄投票。本來代表泛民的李卓人躺著都可以勝出的,但最後由代表建制派的陳凱欣奪得議席。圖為2018年11月26日凌晨, 落選的李卓人到公眾席與支持者會面,神情落幕。圖片:林振東/端傳媒


泛民支持者 為何仍要投票?

這一切的後果,市民回顧可以藉此反思情緒主導的投票如何帶來社會災難。 多年來,不成熟和情緒化的選民不但沒有幫助香港,反而造成香港政治的失衡,加劇社會撕裂。香港需要的是理性的選民,選出理性務實的立法會候選人,為香港解決當前問題。

可是,從泛民支持者的角度來看,在今天的選舉制度再投票,絕非易事。 在受到傳媒渲染一直「反中」的香港社會氣氛中,市民討厭中國,更討厭這個由中央設計的選舉制度,當然不會投票支持它,讓它成功,來證明自己是對的。中央在這件事上的對或錯將來自有歷史定斷,而不投票其實是與香港的前途、自己的未來作對,這就是情緒了。因此,擔心香港的民主前路的選民,應該嘗試踏出一步,憑理性去思考今屆的立法會選舉對社會的意義,不投票對香港未來的影響,來作出投票與否的決定。民主派選民可以考慮以下幾點,而做出你的選擇。

首先泛民支持者是要有形勢的判斷。不投票,對選舉制度的抗拒,這是美國、西方政府樂見的,中央政府既然出台新的選舉制度,也不怕香港人不投票。你不投票,影響的不是中央,而是你自己。投票不投票的決定關乎你是否希望選出一個代表你發聲的立法會議員。在經濟形勢上,香港人不能指望美國和其他西方國家會為你的未來鋪路,只能背靠中央政府,這是現實,亦是事實。香港和中央同行是時代所需,無論是對香港的長遠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還是對於決定長期居住香港的香港人,是利大於弊。這是形勢。

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在香港推廣「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Please join True Report’s journey NOW,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in Hong Kong 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在香港推廣「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支持我們 Support us 支持我們

其次是給自己選擇的機會,因為這個機會可能是「最後一次」。如果這次泛民選民不投票,令民主派參選者落敗,下一屆泛民的代表也沒有意欲出來參選了,誰願意浪費時間和金錢陪跑? 那麼泛民的選民將來連選擇的機會也沒有了。再者,為了不讓某些建制派的參選人通過直選進入立法會,以泛民選民的力量,絕對做得到。假設一下,只要泛民選民出來投票,要民建聯在地區直選全軍盡墨,這個結果是絕對可以發生,那麼民建聯在立法會的影響力將大大降低。

泛民選民出來投票,更立桿見影的好處是泛民能夠爭取資源發展,讓將來每區都有一個泛民的代表參選,如有10個民主派議員入選立法局,一屆下來,利用公帑就可以養至少幾十個親泛民的議員助理,為日後泛民的接班人舖路,百利而無一害,何樂而不為? 這就是理性,不容置疑。

坦白說,泛民選民選擇不投票的原因,與網絡上有大量聲音批評這些非激進的泛民候選人也有很大關係。網民罵他們「出賣」泛民,是「二五仔」,進入制度為了做選舉非清一色的「花瓶」。先不說這些傳言是否屬實,亦難以證實,但大家可以觀察這些自稱支持民主的候選人的政綱,當中提出的不泛都是民主派人士一直的訴求:雙普選,法治、和言論自由。如這些理念沒有被扭曲的話,是有普世價值的,長遠來說,對香港社會的發展是好的。可是,如果爭取這些民主理想的候選人不在未來一屆的立法會,試問誰會為此發聲?

香港立法會選舉預定12月19日舉行。(路透)
2021年立法會換屆選舉獲有效提名的共153名候選人,包括35人競逐10個地方選區的20個議席,67人競逐30個功能界別的議席,和51人競逐選舉委員會界別的40個議席。泛民支持者對於本週日(19日)舉行的以「愛國者治港」為原則的立法會選舉,很多明言「不投票」,他們的決定是情緒主導,還是理性?

為議會引入多元聲音  解決核心問題

最重要是,為了香港的多元聲音。一個得不到足夠提名而落選了的「第三路線」參選人之後接受傳媒訪問時說「中央是很想香港有民主」的,這句話很有道理。讓我們深入看一看中央對選舉制度的改革,包括實行「愛國者治港」的原則,以及20個直選議席的設計,是希望立法會不再出現「民主」霸權,立法會不再癱瘓,影響香港的民生及經濟發展,但同時又會有多元的聲音在議會。若你出來投票給泛民議員便可以為議會引入多元的聲音,令施政有更廣泛的考慮,政策會更加持平,更客觀地反映各方的利弊,也令議會帶動社會建立理性的多元聲音,改善人民的素質。

再者,一直以來,香港的民生問題很大程度上是由於政策傾側既得利益者,這與立法會議員不無關係。要解決香港的深層次問題,議會必須有多元的聲音,議員之間互相制衡,防止有人政治操作,同時監察政府施政,才能立良策謀善治,帶領香港開創美好將來。 相反,如泛民選民不投票,民主派候選人落敗,立法會只有一種聲音,如果政府或立法會做出傾側既得利益者的政策,到時反對已經為時已晚。

這一屆的立法會地區直選的候選人,出現了很多中間路線的新面孔,當中不泛支持民主人士,而過去曾經在立法會的非激進的泛民也加入選舉戰團,包括出選新界東北的前民主黨成員黃成智、九龍西的民協前任主席馮檢基、和選九龍中的民主派譚香文,為民主派選民提供了更多選擇。

Nelson Wong
這一屆的立法會地區直選的候選人,出現了很多中間路線的新面孔,當中不泛支持民主人士,而過去曾經在立法會的非激進的泛民也加入選舉戰團,為民主派選民提供了更多選擇。圖為2018年宣布參選立法會補選的前立法會議員黃成智,他今屆捲土重來,選「完善選舉制度」後的首場立法會選舉。圖片:獨立媒體


麥慶歡(前排左)、陳進雄(後排左)、姚潔凝(前排右)、黃穎灝(後排右)、湯家驊(中)。(張浩維攝)
由行政會議成員湯家驊擔任召集人的「第三路線」民主思路,有4名成員出選立法會選舉,分別為麥慶歡(前排左)、陳進雄(後排左)、姚潔凝(前排右)、黃穎灝(後排右)、以及一名不透露姓名人士,而最後其中3位獲足夠選委提名成功「入閘」,分別為黃頴灝(出選新界東北)和陳進雄(出選九龍東)以及該名不透露名字成員。圖片:張浩維/香港01


香港的明天仍在你手中

因此,泛民支持者必須把握手中的一票,投給代表自己的候選人。你的一票絕對可以改變香港的命運。泛民的選民投不投票,就像追求心儀女朋友的方法一樣,表白了,機會百分之五十,放棄表白,機會就是零。理性的選舉,需要理性的選民站出來投票才能發生,香港是時候遠離撕裂和爭端,回歸理性。

放下情緒,做一個成熟理性的選民。香港人,12月19日投票站見,香港的明天仍在你手中。

歡迎加入會員,閱讀全文。 Become a member to read the full article. 歡迎加入會員,閱讀全文。
我們誠意邀請您註冊成為《透視報》會員,從而繼續「免費」閱讀我們的內容。 We sincerely invite you to register as a member of True Report to proceed with reading our content “for free” 我們誠意邀請您註冊成為《透視報》會員,從而繼續「免費」閱讀我們的內容。
免費註冊 Register for free 免費註冊
已經註冊? Already register? 已經註冊?
登入 Sign in 登入
已複製到剪貼簿!
0 所有留言
最新
最舊 最多投選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支持「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Support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支持「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透視報》的創立是要改變現狀,在香港推動「中肯持平」的傳媒理念。為了實現這個傳媒夢想,我們需要您的支持。請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只需一分鐘時間,您便可以參與推廣「中肯持平」理念! True Report is established to change the status quo, through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in Hong Kong. To realize this media dream, we need your support. Please join True Report’s journey NOW, in just one minute, you can take part in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透視報》的創立是要改變現狀,在香港推動「中肯持平」的傳媒理念。為了實現這個傳媒夢想,我們需要您的支持。請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只需一分鐘時間,您便可以參與推廣「中肯持平」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