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透析】謠言無法止於智者

透析Analysis透析Analysis透析Analysis透析
已複製到剪貼簿!
透視報
最後更新︰2022–01–07 15:44

我一直懷疑“謠言止於智者”這句話,當這句話第一次出現的時候,可能基於一個事實,而以後的重複,就成爲一個口號,情緒的因素越來越多,而實質的東西越來越少,這句話也顯得越來越空洞。

這懷疑不無道理,誰才是智者?智者判斷一件事物是不是也需要數據,但,如果數據都是假的,那麼任你如何有智慧,也得不出正確的判斷和決策。

謠言只要夠精彩,這個謠言的生命力就會很強。你希望謠言止於智者,不好意思的告訴你,很多智者其實也挺愛八卦的,而且有一些謠言,必須要有智者的智慧才能造出令每個人深信不疑的謠言!

謠言是一隻憑着推測、猜疑和臆度吹響的笛子。現實生活中,每個人也許都或多或少地遭遇過謠言。謠言形形色色,危害有輕有重,重者妖言惑衆,引發人心惶惶,甚至社會秩序遭遇沙塵暴般侵襲。等待謠言被證僞後,即便造謠者被懲罰,但已經造成了破壞。

手機的出現,給人帶來的便利不言而喻,別的不說,單是不用拿錢包、銀行卡、信用卡之類就能完成各種交易,不用看報紙、看電視就能遍觀全球新聞,就已讓人大有“一機在手,天下我有”的優越感了。這種優越感自然不是當年手握“大哥大”的人所能比擬。但是,“有無相生,難易相成”,好壞亦相隨。這壞的一面,就是也方便了造謠、傳謠,且因人人有手機,人人是媒體,一參與,一推波,原本可能只是個無關大雅的謠言,也會氾濫成災;秦朝時是“苛政猛於虎”,現在是“謠言猛於虎”。

India slams WhatsApp over deadly rumours
人人有手機,人人是媒體,一參與,一推波,原本可能只是個無關大雅的謠言,也會氾濫成災。

三人成虎 曾參殺人

我竟想起了兩個關於謠言的典故,一個是”三人成虎”,另一個是“曾參殺人”。

據《戰國策·魏策二》記載:“夫市之無虎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戰國時代,國與國交換太子作人質是一種外交手段,魏國大臣龐蔥,將要陪魏太子到趙國去作人質,臨行前對魏王說:“若有一個人現在來說街上有老虎,你信嗎?” 魏王回答不信。龐蔥又問”如果又有第二個人來說呢?” 魏王仍回答不信。但當說到“有第三個人來說”時,魏王卻回答:“我當然會相信”。龐蔥說這故事是爲了給魏王打預防針,他說:”街上本沒有老虎,可是經過三個人一說,好像真的有了老虎了。現在趙國離魏國比這裏的街遠得多,議論我的人可能不止三個,到時希望大王明察纔好。”

“曾參殺人”的典故也出自《戰國策》。曾參是孔子的門生,爲人謹慎、謙恭,以孝著稱,被人尊稱爲“曾子”。但就是這樣一個有如此賢名之人,當被人謠傳殺人時,竟連他自己的母親也相信了。第一次聽到謠言時,曾母說:“吾子不殺人。” 照樣神情自若織布。第二個人來傳謠時,曾母仍不信。但當第三個人來傳告“曾參殺人”時,曾母竟恐懼,翻牆而走了。由此可見謠言危害之可怕,竟連自己的生母都起疑被嚇跑。

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在香港推廣「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Please join True Report’s journey NOW,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in Hong Kong 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在香港推廣「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支持我們 Support us 支持我們

古代是沒有網絡的,更沒有手機,相比今天而言,謠傳得再廣,範圍也很有限。而今天的謠言,一旦傳開,卻會比洪水猛獸更甚,其危害則更烈,更危險。我開始自警:做人還是要學一學古人,慎言,以免害人害己。

2014-01-曾參殺人1.jpg
有人說,說謊超過三十次以上,謊言也成真理,但據《戰國策》記載,當第三個人來傳告“曾參殺人”時,曾母竟恐懼,翻牆而走了。


假訊息建基於利益

在信息明顯過剩的今天,爲何還有假信息?都是因爲利益。

俗語說無利不起早,發佈假信息的人不會平白無故耗費精力,花費着流量去編造假信息。互聯網時代的眼球經濟告訴我們,只要吸引眼球而不受責罰,就有人不擇手段沒有底線地編造信息。

一篇文章首先得起一個瞬間抓住人眼球的標題,標題黨就是這麼來的。據統計,一般的讀者打開app,會瀏覽整個頁面,平均在一個標題上只停留2秒鐘,再決定是否打開文章,而文章裏如果沒有勁爆內容,就會匆匆拖到最後關閉。標題黨在所難免,文中的內容怎麼吸引人怎麼編排,假信息同樣也就在所難免了。

馬克思說過:“當利潤達到10%的時候,他們將蠢蠢欲動;當利潤達到50%的時候,他們將鋌而走險;當利潤達到100%的時候,他們敢於踐踏人間的一切法律;當利潤達到300%的時候,他們敢於冒絞刑的危險!” 何況只是編織一個故事,非常容易便可以得到利益,因此成為一種近年普遍的圖利的途徑。



排除異己傳謠  跳落黃河洗不清

還有一類假信息涉及陰謀論,爲了某種排除異己、竪立威望等政治目的/利益故意爲之,這一類在今日的互聯網絡上為數極多,但更難分辨真假。

第三個來源就是編造者不知道自己在編造,在沒有證據之下深信某某做了一些壞事,就把深信不疑的故事傳開去。在事實出來之前的時差裏,各種猜測已滿天飛。

第四個來源,就是那些傳謠者,他們自己深信,然後把一些涉及欺詐成份的謠言,“好心”的到處去提醒網民,對當事人造成了“跳落黃河也洗不清”的冤屈。

謠言在構造上倒是符合人性需求,好奇心摻雜着分享慾望,簡單描述針對重點對象,每一層陷阱都在把羣衆引入大坑。謠言會用以扭曲真相和事實的方式製造爆炸性十足的渲染,首先搶佔中招者心理,達成統一戰線,從而剝奪他們獨立思考和深入辨識的能力。這個過程只要開始,就會不斷持續,最終讓你非常興奮地自動成爲免費造謠一份子。說來話長,其實時間很短,一秒巳足夠。

傳謠這個過程只要開始,就會不斷持續,最終讓你非常興奮地自動成爲免費造謠一份子。說來話長,其實時間很短,一秒巳足夠。

造謠者滿足扭曲的人性  以此為樂

有一種現象令人心寒,那就是利用謠言,其目的僅僅是爲了滿足自己被扭曲的人性,例如出於嫉妒有才華的人,或有意識地製造混亂,並以此爲樂趣,這些人實屬喪心病狂!遺憾的是,雖然發放假訊息在法律上屬於誹謗,受害人可以告上法庭,但由於難於找罪證,發放謠言的人往往可以逍遙法外。由於成本太低同時效果巨大,因此假信息便滿佈於網絡。謠言的受害人來自社會不同的階層,上至特首,下至市民。那些見義勇為的人尤為受害,常常會被人以謠言打壓滅聲。

謠言的一大特性是逼真,但謠言逼真並不是最可怕的,更可怕的是不相信謠言卻傳播謠言,只因爲謠言能夠支持自己的「主觀」情緒。最恐怖的是,誰如果把謠言編得足夠套路,還能得到成千上萬的人認同,受到無數烏合之衆的追捧。於是成爲小衆意見領袖,繼續靠忽悠博取荒唐的成就感,惡性循環因此形成。

謠言一旦成爲可持續發展的「產業」,人性醜陋無限擴散,打壓真理,社會體系將嚴重崩塌。敢問大家有沒有試過在沒有查證之下成為傳謠者?你心中必有答案。

謠言止於智者,且不論做智者如何的難,我認爲做智者也未必能“治謠”,因智再大,有時也不能填補“德”的空白,而許多謠言,都是因缺德引起的。所以,重德,修德,讓謠言止於德者,纔是治本之法也!


井底蛙
閒時的愛好是發掘鮮為人知的中外歷史,自稱歷史搬運工。

歡迎加入會員,閱讀全文。 Become a member to read the full article. 歡迎加入會員,閱讀全文。
我們誠意邀請您註冊成為《透視報》會員,從而繼續「免費」閱讀我們的內容。 We sincerely invite you to register as a member of True Report to proceed with reading our content “for free” 我們誠意邀請您註冊成為《透視報》會員,從而繼續「免費」閱讀我們的內容。
免費註冊 Register for free 免費註冊
已經註冊? Already register? 已經註冊?
登入 Sign in 登入
已複製到剪貼簿!
0 所有留言
最新
最舊 最多投選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支持「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Support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支持「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透視報》的創立是要改變現狀,在香港推動「中肯持平」的傳媒理念。為了實現這個傳媒夢想,我們需要您的支持。請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只需一分鐘時間,您便可以參與推廣「中肯持平」理念! True Report is established to change the status quo, through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in Hong Kong. To realize this media dream, we need your support. Please join True Report’s journey NOW, in just one minute, you can take part in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透視報》的創立是要改變現狀,在香港推動「中肯持平」的傳媒理念。為了實現這個傳媒夢想,我們需要您的支持。請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只需一分鐘時間,您便可以參與推廣「中肯持平」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