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社論】清一色的反思3:建制批鬥「政治集團」  架空特首動搖行政主導(一)

社論Editorial社論Editorial社論Editorial社論
已複製到剪貼簿!
透視報
最後更新︰2022–09–10 01:32

一直以來,很多建制派立法會議員都是橡皮圖章、沒有議政能力、不作為,但過去兩年一個令人更憂慮的現象正在發生,一些建制派議員在香港發起:民革式的「批鬥」亂局。

以往在立法會拉布的日子,建制派所對抗的對象是激進的泛民議員,這本是正義的,但也成為不少建制派議員「上位」的捷徑。 他們在議會的工作不是探討和解決社會問題,而是做政治秀來贏取選票。可是,這並不是最可怕的問題,而是自2019年的反修例事件引發暴亂開始,建制派開始「變異」,把政府變成其「批鬥對象」,場景不單在議會內,更伸延到傳統媒體、Facebook和Youtube等社交媒體,以文字和視頻不斷批鬥政府。

在香港的選舉改革下,立法會變成「政治清一色」之後,問題加劇,這是由於政治生態的改變——建制派失去了原本的泛民敵人,議員把批鬥的對象全落在特首和政府官員身上。一些建制派議員不但延續以往泛民培育的吵鬧風氣,而且變得更嚴重,形成新的社會霸權——把香港改造成如文革般的「非理性」、「泛政治化」、和「立場先行」社會,引致香港人走向極端,令社會動盪不安。

他們這樣做猶如用另一種方式否定「完善了」的選舉制度。不但如此,建制派議員批鬥政府的行動,將會令立法機關與行政機關持續對立,特首權力被架空(無論特首是誰),最終動搖行政主導體制,深遠地影響政府的管治,以致破壞一國兩制的成功,無異與中國對著幹! 中央不容忽視。

探究建制派對政府和特首的批鬥,不可單獨觀察一些建制派議員的言行,也要留意在週邊的一群人,包括不同的寫手(有傳媒人、政界名人、學者),Facebook群組、以及KOL。他們的運作猶如一個「團隊」一起助攻,很多時罵同一件事、發同樣的文宣,共同帶起社會風向。

最近有資深傳媒社長形容他們為「政治集團」,稱若香港持續由這班人帶風向,香港的「政治前途不一定是那麼光明」。

我們今天繼續討論立法會清一色的問題,並會一連三集揭示這個快速擴散的建制派「政治批鬥」毒瘤,對這個由建制派掀起的21世紀香港文革批鬥的原因、現況、影響作深入剖析、並提出解決方案。

立法會選舉︱40席選委界成建制「魷魚遊戲」 直選無睇頭顯尷尬
多年來,在政治動盪下,香港經歷風雨飄搖,在新一屆立法會,反對派全數出局,建制派不但延續以往泛民培育的吵鬧風氣,而且變得更嚴重,把香港改造成如文革般的「非理性」、「泛政治化」、和「立場先行」社會,引致香港人走向極端,令社會動盪不安,猶如用另一種方式否定「完善了」的選舉制度。



中央訓示建制派做「行政主導體制的維護者」,有用嗎?  

在中央撥亂反正後,社會上的黃營逐漸隱沒,反對派更消失於清一色的議會。混一天是一天、對社會問題不研究不關心的一些建制派議員必須繼續找一個箭靶來「罵」,來顯出自己有能力和「正義」,繼續贏取未來的選票。由於社會問題眾多,政府在以往反中亂港人士的掣肘下引致的管治虛弱是其中的主因,因此議員找政府成新的「敵人」便理所當然了。這可能只是表面的原因,在文中,我們會再深入思考。

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在香港推廣「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Please join True Report’s journey NOW,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in Hong Kong 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在香港推廣「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支持我們 Support us 支持我們

對於他們的行為,中央是否知悉,可以看看1月的一次特別的領導人會面。 1月5日,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深圳特意會見十多名新一屆建制派立法會議員,應邀出席的有主要建制派政黨的領導,相信是希望他們把話傳給政黨的議員,也有一些是平日行為偏差的。這次會面是夏代表中央與相關議員進行任職談話,但有政界中人透露這是「訓話」,簡單的說,是教他們「怎樣做議員」。

夏在講話中強調立法會是「行政主導體制下的立法機關」,要與行政機關相互制衡和配合,而且「重在配合」,開創香港良政善治新局面。他斬釘截鐵地對新一屆立法會議員提出五點希望:做立場堅定的愛國者、做行政主導體制的維護者、做真正的民意代言人、做高素質的管治者、做立法會新風貌的開創者。夏寶龍的五點要求簡略如下: 

1)做立場堅定的愛國者。不僅要真誠擁護「一國兩制」、效忠國家和香港,尊重和維護憲法和基本法確立的特區憲制秩序,更要把愛國的立場和堅持落實到行動上,敢於與損害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及損害香港繁榮穩定的言行作鬥爭。

2)做行政主導體制的維護者,為有效施政護航,但也不能做「橡皮圖章」「表決機器」,而要堅持行使監督權,對特區政府作出各種善意、誠懇的批評,提出實事求是的建設性意見,與政府精誠合作發展經濟、改善民生、促進和諧,「不能一味對政府挑刺、找茬兒,以博眼球、刷存在感。」;

3)做真正的民意代言人,時刻把市民的訴求、利益放在心中,想市民之所想、急市民之所急、解市民之所困,深入社區和界別,了解民意、準確把握民情,積極與政府部門溝通,為民發聲,全心全意為民服務;

4)做高素質的管治者,要勤於學習不斷提升參政議政能力,立法會議員要善於問需於民、問計於民、問效於民,汲取各行各業的智慧,提出破解難題、加快發展的真知灼見,成為賢能的管治團隊一員;

5)做立法會新風貌的開創者,不同背景的議員可以有不同意見,但一定要良性互動,真誠溝通,從大局出發,求同存異,共同為香港的整體利益、長遠利益服務,展示、開創立法會團結、文明、和諧、高效的立法會新形象。

這是歷年來首次新任立法會議員北上聽京官「指導」,所列出的要求說中了建制派的「要害」,正正是他們所缺乏的素質。側面看,會見議員是為了改變立法會的不良風氣。

夏寶龍與他們見面後,這種「批鬥」文化有否改變? 而建制派的批鬥行為究竟有多嚴重? 我們嘗試通過四位立法會議員(今集先介紹2位)在Omicron疫症爆發期間的早期行為來剖析,那麼讓我們回帶到今年1月,由國泰機組人員違反家居隔離致社區爆疫,以及隨後的洪門宴事件說起。

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1月5日於深圳會見香港特區第七屆立法會部分議員,對議員們提出「五點希望」,是對議員個人操守、行事作風、工作能力等要求,多名與會議員回港召開記者會,並展示夏寶龍所送有關中國和香港憲制的4本書。回來後,他們有否履行中央的要求?圖片:橙新聞


「邊個最想轉移視線」、 「看看大黃人都變大忙人了」不應出自議員口中

事源在12月底,國泰疑似利用政府疫情防控漏洞,運用「客機去貨機返」的手法,讓客機的空中服務員返港時乘坐貨機,而獲得豁免檢疫,只需家居隔離,但兩名機組人員違反了家居隔離要求而外出聚餐,令Omicron流入社區,引爆第五波疫情。1月6日爆出政界新貴港區人大代表洪為民竟然在1月3日,即變種疫症剛爆發之際,舉辦逾200人生日會。最後發現有國泰空姐群組的確診者曾到場,而14名高官、1名退休休假官員、及20名來自多個政黨的立法局議員因缺乏抗疫意識出席晚宴而捱轟,民政事務局局長徐英偉和多名高官和議員要入竹篙灣強制隔離。林鄭月娥隨即公開點名批評徐英偉和官員們在疫情嚴峻期間仍然出席大型聚會,指會作出調查,並向官員追究責任。

在香港與內地通關進入關鍵時刻,一些政府官員議員竟然參加大型聚餐,加速疫情,令通關成為泡影,特首有需要嚴肅處理相關人士。可是,特首的追究卻惹來一連串的議會內外的批鬥,大部分來自建制派議員。 

1月7日晚,工聯會陳穎欣議員(也是網紅KOL)在個人Facebook專頁發文,提及開記者招待會要求政府以刑事追究國泰及涉事的機組人員,但在帖文底部的文字卻寫着「#國泰同兩名機組人員播毒至係重點 #邊個最想轉移視線 #源頭唔管 #管風口」,文字似要暗示特首包庇國泰播毒,把政府對國泰機組人員爆疫源頭監控不足「轉移視線」至參加飯局高官的錯,有包庇國泰之嫌。

1月7日晚,工聯會陳穎欣議員(也是網紅KOL)在個人Facebook專頁發文,圖為她與工聯會會長和立法會議員吳秋北(他有份在深圳見夏寶龍)就國泰事件見記者。在帖文中,她提及開記者招待會要求政府以刑事追究國泰及涉事的機組人員,但在帖文底部的文字卻寫着「#國泰同兩名機組人員播毒至係重點 #邊個最想轉移視線 #源頭唔管 #管風口」。


隔天,1月8日,陳議員在其個人頻道,發放以彩色標題寫上「國泰多謝林鄭配合轉移視線?」及「包庇國泰播毒,11月已有先兆?」的視頻。她在節目中重複指控政府沒有對國泰作出調查,並對防疫漏洞視而不見,指政府有意「放過」國泰。她說:「國泰的機組人員就是源頭,源頭不去調查,就去查風頭!」

評論應該以事論事,即按事實評論。陳穎欣議員有什麼證據證實政府沒有調查以及會放過國泰?行政長官在1月12日的立法會答問大會已經清楚說明:國泰事件「已進入調查的階段,而且可能有一些法律行動」,她何來包庇國泰? 此議員在節目中指責政府不應豁免機組人員強制檢疫,但根據特首在1月12日的立法會回覆,豁免的規例是由立法會審議通過的,議員指控政府的時候沒有查紀錄的嗎?作為議員,她連立法會通過了什麼法律也不知道?

她在節目中又說,「林太那麼積極去追究徐英偉等等的官員,林太簡直是做了國泰的恩人,林太就百日宴日日有新聞給記者寫,看看大黃人都變大忙人了。」她又指林鄭令視線去了百人宴,「國泰、黃人會蓋著嘴笑」,言論疑似暗示特首、黃絲、和國泰合謀「轉移視線」。 她又有什麼證據去標籤林太是「黃人」?在視頻的最後,她還說了一句 「不要給別有用心的人帶風向」,再劍指林鄭,證據何在?

此議員的一連串言論是非常嚴重的指控,而且缺乏證據,不但抹黑了林鄭,攻擊她的人格,影響她的誠信,還有意拉大打擊面,把洪為民百人宴牽涉的有關官員和議員所需付上的紀律責任淡化,並轉移視線到特首身上,將抨擊的火力對準特首。奇怪地,這時網絡上出現一堆「寫手」在傳媒發文宣傳同一口徑,大都指控特首轉移視線和誇大政府抗疫的失敗,指她要為政府防疫的漏洞負上責任。此等言論不但令市民質疑特首,動搖公眾對政府防疫措施的信心,還分化了特首與官員的關係,有意孤立她。 

政府在國泰事件中的防控措施不足,未有對國泰「客機去貨機返」的手法作出有效監管,亦沒有要求居家檢疫的貨機機組人員「戴手帶」進行監察等漏洞,理應受到議員批評,及要求政府修補漏洞。這是一回事,但議員不應無日無之的擴大問題,沒完沒了。林鄭公開譴責官員出席派對只是履行特首的職責,反映她希望嚴肅及公正的處理事情。試想如果她沒有作出譴責,公眾必定攻擊她縱容下屬。可是,該議員在沒有證據下,卻暗示特首與國泰和黃人合謀轉移視線,暗指她是大黃人,即反中之人。 此等偏頗不實的言論,實不應出自一個「愛國者」的立法會議員口中。一個正路的議員應該是就事實去討論時事,而不是挑起事端誤導公眾。 

同日,她再發另一個視頻,是由她與一名稱為“木頭”的女士聯合主持的Y2K頻道發放的,標題寫上「百人宴風波A字膊?論官員集體負責制精神」,並放上林鄭月娥的相片配上「唔關我事㗎!」語句。視頻內容指林鄭推卸責任,指西安醫院拒絕為孕婦接生引致嬰兒流產而西安市衛健委主任鞠躬致歉,但林鄭並沒有為下屬出席宴會的行為負責及道歉,稱「這樣會令到中央失望」。西安醫院缺乏人性化的程序導致嬰兒死亡,領導當然需要道歉,但官員在疫症爆發期間不負責任出席大型宴會,特首要為他們的錯道歉? 這是什麼邏輯?

還有一件事非常重要,這些建制派議員不斷指控政府在國泰事件的漏洞是引致香港的第五波疫情,可是這並非事實。就算沒有國泰的違規人員,第五波一樣會爆發。據傳媒2月7日引述衛生署長林文健稱,現行疫情是源自油麻地香港海景絲麗防疫酒店及倉鼠群,絲麗酒店染疫人數至少768例,倉鼠群則有84例,而當時兩者的傳播鏈仍未切斷。絲麗酒店群組源於在酒店隔離期間染疫的43歲巴基斯坦裔女子,她完成政府規定的21天檢疫後將OmicronBA.2變種帶入社區傳播,屬本港首現此病毒株社區傳播,並衍生出「香港海景絲麗酒店(12樓)/東滿樓/逸葵樓相關群組」。而倉鼠是從外地入口,懷疑入口前已被感染新冠Delta病毒,之後再感染店員、顧客、和顧客家人。在這事上,我們看到政府跟足規定,讓巴基斯坦裔女子在酒店隔離21天,病毒也流入香港,這又是政府的錯?

重點是,無論海景酒店或倉鼠群組也與國泰機組人員群組無關,就算堵塞了國泰的漏洞,香港一樣會有輸入個案,有人流動的社會就會有機會讓病毒流入,再加上Omicron的傳播力強,因此在各國都以極速爆發,因此這一波疫情是各國政府也堵之不盡的。無論在什麼地方,包括香港,長遠的解決辦法只可以是全民接種疫苗,這跟香港的專家所說一致。這些建制派議員如果有看新聞或有查問衛生處,不可能不知道這些事實的,為何他們從不告訴香港人,是否有心隱瞞來繼續誤導市民,從而可以批鬥政府在國泰事件的漏洞?此舉又是否為了防止建制派在洪門宴事上「一鑊熟」?誰是真的想「轉移視線」?

1月8日,陳議員在其個人頻道,發放以彩色標題寫上「國泰多謝林鄭配合轉移視線?」及「包庇國泰播毒,11月已有先兆?」的視頻。她在節目中重複指控政府沒有對國泰作出調查,並對防疫漏洞視而不見,指政府有意「放過」國泰。

同日,她再發另一個視頻,是由她與一名稱為“木頭”的女士聯合主持的Y2K頻道發放的,標題寫上「百人宴風波A字膊?論官員集體負責制精神」,並放上林鄭月娥的相片配上「唔關我事㗎!」語句,視頻內容指林鄭推卸責任。


通過罵黃搖身一變「愛國英雄」 建立強大網軍 

由此可見,現時建制派議員對政府的批鬥行為不單發生在議會內,更把戰場轉移到網上,通過Facebook帖文、或Youtube視頻作批鬥,頻密程度令人驚嚇。 不計算以往的視頻,從1月8日起至3月6日,陳穎欣發放了27個視頻,裡面有15個都是以明示或暗示的方法針對、貶低特首或政府的,甚至奚落政府的防疫專家袁國勇,又或令人討厭林鄭,或認為中央不喜歡特首,要架空她。不但內容都是用尖酸刻薄的話譏笑人,而視頻的標題也充滿貶義和挖苦,什麼「張竹君概嘆公布確診個案細節已無意思!揭政府花十億仍不全民強檢,全為掩飾一個真相?」、「李家超曾國衛取代林鄭率領防疫工作,AO走向末路」、「林鄭飛起鄧炳強,夾湯家驊想推遲特首選舉?曲線證林鄭想連任?」、「習主席一發聲,鄧炳強即歸位,獲林鄭漏夜委以重任?」、「特首延期,林鄭再坐一會?」、「全民強檢出爐,林鄭竟派呢位官員負責?有古怪?」、「最高級別衛健委官員南下指討防疫工作,林鄭屈服接受全民強檢禁足?」。言論表現出的低俗,實不配為一名治國者,對政府和特首的咬著不放,令人心寒。除了罵政府,她的其他視頻大都是鬧黃絲,造成社會分化,完全違反中央撥亂反正的目標。

此等言論是否有心誤導公眾,令人仇恨政府?更值得思考的是,這些長年累月批鬥特首和政府的行動,目的是什麼?是否為了要林鄭不能連任?是否要推倒現在的政府,要另一個人做特首?如果是,最終目的為何?與利益有關嗎?對於這些問題,我們會在文中作一些探討,試圖找出端倪。

基於她的言論,讀者可以自行判斷,此位由英國大學畢業的「工聯會小花」是不是夏寶龍要求的「做行政主導體制的維護者」?她又有否按這位中央官員的勸勉,對特區政府作出各種「善意、誠懇的批評,提出實事求是的建設性意見」? 這名「愛國者治港」的一員似乎沒有把領導人的說話放在眼內,這是對改革了以「愛國者治港」為原則的選舉制度的侮辱。這是否由於多年來中央一直「山高皇帝遠」,議員們都認為中央管不到他們?如果有這個心態,這是一個很大的政治危機。

這種批鬥言論會有多大影響力? 單看陳穎欣自2019年12月開設的Youtube頻道,截至3月6日,已經發放了351個視頻,擁有30萬訂戶,總共有超過8000萬人次觀看。她與另一人的聯合頻道Y2K共有22萬訂戶,發放了251個視頻,5400萬人次觀看。兩個頻道合共有約52萬訂戶,即每15個香港人就有一個是她們的聽眾,還沒有計算她名下的其它Youtube頻道,也沒有計算她的23K個人Facebook支持者人數。可想而知,她的言論在社會的影響力不容忽視。 


2月11日,陳穎欣在其Youtube頻道發放此視頻,標題寫上「李家超曾國衛取代林鄭率領防疫工作,AO走向末路」,視頻的目的是否要在中央撥亂反正之際,動搖香港的管治制度,打擊政府的管治威信?大家可以思考。


議員大發官威「媽佢叉佢」、「特首要辭職啦!」,資深傳媒社長:這是什麼議員呀?

但陳穎欣的行為只是冰山一角,參與批鬥政府的有一批建制派議員和週邊的一群人,包括KOL和寫手,傳媒等,一起行動,而且他們都擁有龐大的支持者,在香港的影響力極其強大。為何這些建制派的批鬥文化可以在社會快速壯大?就是他們用「愛國」、「對付黃人和西方」作護身符,經常用聯署以及遊行的方式,逐漸在支持建制的群體成為「愛國英雄」,因此成為有權勢的人,誰也不敢動他們,否則必受到網絡追擊。我們不難發現他們是如何快速地吸引公眾的,就是利用政治事件,例如2019年的黑暴,通過言論製造香港人的撕裂,然後通過批鬥黃人而上位。一些新任議員就是在Youtube以「駡黃」、「對抗西方」、「愛國」來討好群眾而成為愛國英雄而上位的,最後由藍營KOL搖身一變成為立法局議員。亦有舊有議員以此方式成功上位以及連任。 現在他們的身分是「愛國者治港」系統的「愛國者」,又是令香港動盪不安的「批鬥者」,是否很大的諷刺?

讓我們看看另一個批鬥例子。

1月8日下午,政府撤銷在派對當晚九時前離開的參加者的隔離令,晚上有出席派對而被強制於竹篙灣隔離的獨立建制派何君堯議員(他也有份與夏主任在1月5日在深圳見面)因離開隔離營等候太久,便大吵大鬧、大發官威,彷彿政府犯了彌天大罪。在等候期間,這名經常自稱「愛國」以及「罵黃」的何議員在Facebook 上直播,投訴被人「非法羈留」,投訴沒有車送他回家,只送到地鐵站,更與一名男KOL一唱一和,轟當局防疫檢疫不足、行政混亂,罵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失職,叫她看他直播「媽佢叉佢」(意思用粗口罵她)。之後何又語無倫次,要求她以兩部衝鋒車來接他。他之後又批評林鄭月娥問責參加洪門宴的官員,越說越激動稱「你出嚟鬧人做乜Q野啊?我火都嚟呀大佬!豈有此理,宜家呢個問責是問乜嘢責呀?特首要辭職啦!」

官員在爆疫期間出席大型活動,見到餐廳裏面有很多人沒有戴口罩,沒有用安心出行,餐廳亦涉嫌違反人數規定,到場的官員不但沒有干預,還參加其中。特首問責官員,有何錯?另外,特首要為每一項政府的出錯負責甚至落台,是近年建制派常用的荒唐政治謬誤,若果這種「特首要負責」政府所有錯的邏輯思想套用在其他國家,那麼他們的總統都要不斷落台了。

1月8日下午,政府撤銷在派對當晚九時前離開的參加者的隔離令,晚上有出席派對而被強制於竹篙灣隔離的獨立建制派何君堯議員,他因離開隔離營等候太久,於是在Facebook 上直播,大吵大鬧、大發官威,罵食物及衞生局局長陳肇始失職,叫她看他直播「媽佢叉佢」,最後說:「特首要辭職啦!」


「高官問責制」是首任特首董建華於2002年推出的政治委任制度,在終身制的公務員制度之上,加入一層問責制度,由行政長官因應社會情況而任免。此制度的目的是令主要官員為自己的施政嚴重過失落台。以往就是很少向官員問責,問責制如同虛設,如問責的官員每月拿取巨額工資卻抱著「打工仔」心態,畏首畏尾,各家自掃門前雪,實不應為官。可是,過去兩年,要官員問責下台是一些建制派的一種批鬥模式,並已植入市民心中,每每要官員問責下台,官員又怎能安心施政? 今天在泛政治化的香港,社會有一個「只看錯誤」的風氣,導致最近有人在網上發了一段發人深省的話,其中有幾句這樣說:「有人的地方就有錯誤,我相信世界各地政府也在不停犯錯不停學習。但糾正錯誤的同時,不能只懂批評,不懂欣賞。錯的時候就是政府錯,好的時候就不關政府的事,只是香港人自己做得好?錯歸別人,對歸自己,我們不應該這樣吧!」

面對流言、誹謗、或攻擊,政府的反擊能力遠遠不及一些操控輿論的建制派議員。以這名何議員為例,他是政界紅人,在今屆參加選舉委員會界別選舉成功留任,自佔中出道以來,此議員不斷推廣自己「愛國」、「為藍民請命」,在網絡吸引的粉絲數以十萬計。他的fans,包括很多女士,常常掛在口邊是「當香港最困難的時候,只是他走出來!」,因此對他忠心耿耿。在亂局走出來做英雄的是否一定是真心的英雄?值得大家思考。還記得何議員在2019年7月21日晚上無故出現於元朗白衣人與黑衣人打鬥之夜,而據傳媒報導和網上流傳片段,當晚他在街上與多名白衣人握手,對他們說「辛苦你。。。你咃係我英雄」,而成為藍營英雄的事蹟嗎?諷刺地,他的出現令事件激化,最後721成為反修例示威的轉淚點,令香港爆發連綿不斷的暴動,一發不可收拾。 

自2019年以來,最被動的是政府,在一浪接一浪的政治鬥爭中,政府如同被玩弄的木偶,無力反抗。竹篙灣事件只是其中一幕,未來還有更多。無論如何,一輪批鬥政府之後,何議員在竹篙灣「大鬧天宮」的直播片立即在網上爆紅,不計看直播的人數,單是剪接了的片已有7萬4千人收看,事件有意或無意地帶動公眾不滿政府,對社會的影響力絕不能低估。要記著這只是單一事件的影響力,還沒有計算他在其他事件的影響程度,此議員的Youtube頻道的訂戶人數3萬8千人,總共發表了逾1300個視頻,但由於支持者會廣傳視頻,收看人數之巨大難以估計。 

按以上的事件,這位議員有否按夏寶龍提出的要求,「善意的」提出防疫的建設性建議?有否與政府精誠合作解決問題?他是中央所期望的「行政主導的體制維護者」嗎?

何的行為也被一位客觀公正的資深傳媒社長梁建鋒先生(人稱梁總)在其評論節目《洪門宴的真要害》中狠批: 「這是什麼議員呀?。。。你是否刁民化了?」 ,又反問以「這種議政的水平,去看防疫有否歪了?」

梁直指問題反映香港的立場先行、不講事實的「泛政治化」議政弊端,沒有因為泛民消失了而減輕,反而「深化了」。他形容這些人為「政治集團」,稱若香港持續由這班人帶風向,香港的「政治前途不一定是那麼光明」。

2019年7月21日晚上,元朗爆發黑白衣人打鬥事件,期間立法會議員何君堯出現,令事件激化。最後721成為反修例示威的轉淚點,令香港爆發連綿不斷的暴動,一發不可收拾。 視頻:am730Youtube視頻


動搖行政主導,要香港繼續亂,目的為何? 

我們可以估計一些建制派在香港擁有強大動員力,絕對可以影響數以百萬計的市民的思維和意向,然後在網絡一個傳一個,就形成龐大的批鬥者的網絡大軍。每當有事件發生,議員和周邊的一幫人,包括KOL、寫手、傳媒、Facebook專頁,便會挑動市民情緒,於是一呼百應,一起對特首及政府作出批鬥。

一些批評者認為,建制派的批鬥行為,與既得利益者,甚至一些不明的勢力,要繼續操控香港有關,因此必須要執行力強的林鄭下台,即切除中央管治香港的左右手,才可以操控香港。在缺乏證據下,我們絕不能相信任何陰謀論,而定斷一些建制派議員就是這些勢力棋盤上的「棋子」。但是,我們可以肯定的是如果政府強大,便能瓦解任何人對香港的控制,因此,他們絕對有誘因設法令它成為弱勢政府,從而繼續盤據香港的利益。

我們再回頭看,思考另一個推論。以往泛民的鬥爭令到香港持續不穩,立法會的權力高於行政,社會陷於政治爭拗,多年來香港的核心問題持續沒有改變。國安法立了,很多泛民入獄了,社會正走向穩定的道路,發展經濟和民生,怎樣才可以令香港亂呢?就是要繼續培養市民「反政府」,令到行政主導不能確立,從而捆綁政府,不能進入解決核心問題。這樣,香港才可以停濟不前,持續民不聊生。這與以往民主派在香港「栽培」為「民主」瘋狂的市民同出一轍,只是方法不同。以往是栽培愛民主而憎恨政府和中國的港人,與政府鬥爭。現在國安法立了,要換另一個「玩法」:讓愛國人士以為AO和特首的主子是英國人,骨子裡是反中的,以為他們是敵人,一起批鬥政府。看到嗎?最後目標一樣。 

現在這些人自稱愛國,如果真的愛國,應該是深入的監察政府,找出政府的管治問題,與政府同行,幫助施政,而不是做表面功夫。他們美其名是監察政府,內裡是對付政府。這絕非愛國的行為,如果香港混亂,其他國家會認為中國是一個好的主權國嗎?會認為鄧小平從80年代初設計出來的「一國兩制」可以相信嗎? 

簡單地說,只要能夠亂,香港的曙光永遠不現,人民怨聲載道,一國兩制便不能成功。如果世界不相信一國兩制,中國又如何收回台灣?如果人們因為香港的管治停滯不前而不相信中國,中國的全球發展會否受阻?這是對中國有好處還是壞處? 誰人在背後搞動? 看穿了,可能會明白有份批鬥政府的人其實不是真正的「建制派」,只是掛上了偽善的外衣而已。 當人們不知道背後是否有政治力量,就墮入政治圈套成為批鬥大軍,以為幫助了愛國正義的聲音,原來害了香港卻不自知。這是否香港人太無知 ,還是人家的招數太高,令人難以分辨真假? 

此集完

*******

在下一集,我們會繼續追蹤建制派議員的批鬥歪風,文章將於3 月9日星期三上午 8 點在本網站上發布。


相關文章:

歡迎加入會員,閱讀全文。 Become a member to read the full article. 歡迎加入會員,閱讀全文。
我們誠意邀請您註冊成為《透視報》會員,從而繼續「免費」閱讀我們的內容。 We sincerely invite you to register as a member of True Report to proceed with reading our content “for free” 我們誠意邀請您註冊成為《透視報》會員,從而繼續「免費」閱讀我們的內容。
免費註冊 Register for free 免費註冊
已經註冊? Already register? 已經註冊?
登入 Sign in 登入
已複製到剪貼簿!
1 所有留言
最新
最舊 最多投選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俊

文革

支持「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Support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支持「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透視報》的創立是要改變現狀,在香港推動「中肯持平」的傳媒理念。為了實現這個傳媒夢想,我們需要您的支持。請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只需一分鐘時間,您便可以參與推廣「中肯持平」理念! True Report is established to change the status quo, through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in Hong Kong. To realize this media dream, we need your support. Please join True Report’s journey NOW, in just one minute, you can take part in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透視報》的創立是要改變現狀,在香港推動「中肯持平」的傳媒理念。為了實現這個傳媒夢想,我們需要您的支持。請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只需一分鐘時間,您便可以參與推廣「中肯持平」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