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政局】力抗罷工黑暴 港府抗疫成世界典範

政局Politics政局Politics政局Politics政局
已複製到剪貼簿!
透視報
最後更新︰2022–02–10 21:22

日前,世界著名科學雜誌Nature發表了一篇文章《誰的冠狀病毒策略最有效?科學家尋找最有效的政策》,稱讚香港在遏止COVID-19的防疫工作上給「世界上了一課」。文章發表不到兩周,美國CNN亦報道,香港成功遏止多次疫情,「值得其他城市借鏡」。

截至5月4日,香港已連續17天「零本地確診」,至今累計確診1041宗,共932人已經出院,而死亡人數維持4人。港府週二(5日)更宣布放寬社交限制及停業措施,代表香港正回復正常生活。

香港是眾所周知人口稠密的城市,人們走路擦身而過,理應比較容易感染病毒,它是怎樣成為世界抗疫的典範呢?

Nature發表於4月27日的文章,是引述全球排名最高的公共衛生和傳染病機構 - 倫敦衛生及熱帶醫學院(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and Tropical Medicine,簡稱LSHTM)- 的研究結論,給予香港高度評價。

該研究主要協助世界衛生組織收集全球數據,對付疫情擴散。LSHTM的研究員,聯同十個權威研究隊伍,比較各國採取的數百項抗疫措施,包括強制性停課、戴口罩、家居隔離等,從而找出每種措施對減低病毒擴散的效果。

在報導於4月發表的研究結果時,文章一開首便高度讚揚香港:「香港似乎在如何有效遏制COVID-19方面,給全世界上了一堂課。它有750萬人口,僅錄得4宗死亡。」文章續說:「研究香港措施的人員發現,迅速監控,強制隔離和保持社交距離措施(例如使用口罩和停課)有助切斷新冠病毒的傳播。」 

Nature 引述 London School of Hygiene and Tropical Medicine 的研究結論,給予香港高度評價。「研究香港措施的人員發現,迅速監控,強制隔離和保持社交距離措施(例如使用口罩和停課)有助切斷新冠病毒的傳播。」
 

封關、隔離、 家居監控終見成效

香港政府鍥而不捨地採取封關、隔離及監控政策,防止病毒傳播,成為抗疫成功關鍵。Nature的文章指出:「在沒有疫苗或有效的治療方法之前,停止傳播仍然是對抗COVID-19的唯一防禦措施。」

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在香港推廣「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Please join True Report’s journey NOW,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in Hong Kong 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在香港推廣「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支持我們 Support us 支持我們

在疫情之初,香港政府在1月25日實施學生停課;1月28日起公務員在家工作,並鼓勵企業安排員工在家工作,減少外出感染機會。

同時,政府於1月27日起,禁止所有湖北省居民、及任何於過去14日曾到湖北省人士入境香港。政府亦隨即採用局部封關,防止病毒流入。政府先後在1月30日停運九龍高鐵等六個水陸口岸;在2月3日封鎖所有香港和中國陸路口岸,只剩餘深圳灣口岸和港珠澳大橋口岸,確保香港日常物資供給如常。 

除了封關外,政府另一策略是隔離。政府一直安排確診及懷疑感染新冠狀病毒的患者,在醫院接受隔離治療和測試。同時,為了防範社區傳播,政府實行「強制性」隔離檢疫策略,安排曾經與確診患者有密切接觸但沒有出現病徵,或於14天內曾到湖北省的人士,入住3個檢疫中心 —— 麥理浩夫人度假村、鯉魚門公園度假村、和保良局賽馬會北潭涌度假營,接受獨立隔離和強制檢疫。檢疫中心會有24小時執法人員及醫護當值。在未有衞生人員書面許可,不能進出檢疫中心,而需要進出中心時會以專車接送,不會在社區活動。政府規定在解除檢疫後的人士仍需接受醫學監察 14 日。

可是,當時檢疫中心的入住率已接近飽和。在2月3日,政府再宣布2項「新招數」:第一,盡快增加更多檢疫中心,並在現有檢疫中心所在地以「組合屋」形式在戶外增建合共約300個流動單位;第二,實施強制性家居檢疫,舒緩檢疫中心單位的不足。「檢疫中心及家居檢疫的安排可有效地監察被檢疫人士的健康狀況。若有被檢疫人士出現病徵,也可盡早安排迅速送院隔離治理,有助防止傳染病擴散。」政府發言人說。

兩天後,政府隨即宣布由2月8日開始,強制從內地入境者,包括港人、內地及外國旅客,必須在家或其他住所,強制接受14日隔離檢疫,在家隔離人士必須帶上有追踪功能的檢疫手帶。若接受強制檢疫的香港居民在香港無法安排入住地方,則由政府安排於其檢疫中心餘下單位暫住。

為了防範社區傳播,政府實行「強制性」隔離檢疫策略,包括設立檢疫中心和強制性家居隔離,並努力找尋合適作檢疫用途的地方。圖為政府在鯉魚門公園度假檢疫中心,利用「組合屋」建築法,增建檢疫隔離單位。相片:大公報

3月開始,歐美各國政府無法控制疫情,大量香港人從歐美逃回香港,引發海外輸入個案急速增加,截至4月24日英國和美國的輸入個案分別有401宗和84宗。應對因從海外輸入個案急速上升而惡化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香港政府於3月19日及之後再實施多項加強防疫措施,以減低大規模第二波社區爆發。

其中包括禁止從中國大陸,澳門和台灣以外地區乘坐飛機抵港的非香港居民入境或過境、要求所有入境人士──無論是否香港居民──都要強制檢疫14天、強制返港人士病毒檢測、公共設施暫停開放、發出限聚令,禁止4人以上的集會。


罷工黑暴困難重重  未阻抗疫

在抗疫過程中,政府面對一系列的難關。抗疫之初,政府常常被泛民批評抗疫反應遲緩不封關,令內地染症病者流入香港。事件引發泛民支持的「醫管局員工陣線」工會在2月3日發動公立醫院醫護罷工,要求政府全面封鎖中國邊境,但此舉會嚴重影響香港的醫療物資供應。政府「企硬」,拒絕全面封關要求。2月7日,在廣大市民評擊罷工「不人道」下,工會宣佈取消罷工。

政府更要面對「黑暴」的威脅,導致隔離營和醫療設施緊絀。1月26日被徵用作隔離營的粉嶺暉明邨被黑暴放火襲擊燒毀,政府需另覓隔離營。2月初,政府徵用前荔枝角醫院翠雅雍房作隔離營,也受黑暴堵路阻撓。同月,新冠肺炎指定診所葵涌伍若瑜夫人健康院和南葵涌賽馬會普通科門診診所等,也被黑暴投擲汽油彈。

但是政府沒有屈服於這些打壓,並繼續設立更多檢疫中心,並如以上所述開始家居隔離策略,舒緩隔離營緊絀的問題。至5月6日,政府共運作4間檢疫中心,共提供1681單位。隨著香港疫情持續向下,檢疫中心現只有271單位入住,共有647人。

泛民支持的「醫管局員工陣線」工會在2月3日發動公立醫院醫護罷工,要求政府全面封封關,但此舉會嚴重影響香港的醫療物資供應。政府「企硬」,拒絕全面封關要求。相片:香港01

1月26日被徵用作隔離營的粉嶺暉明邨被黑暴放火襲擊燒毀,政府需另覓隔離營。圖為屋邨大堂遭投擲汽油彈縱火後,大堂嚴重燻黑。相片:網上

CNN高度評價 :香港成功遏止多次疫情

在Nature文章發表不到兩周,美國CNN亦於週二(5日)報道香港成功抗疫,指「香港成功遏止多次疫情,值得其他正準備減低限制措施的城市借鏡。」

CNN指出,香港在錄得首宗確診個案後不久便實施了封關、社交隔離等措施;有短暫時間錄得低確診人數。可是,隨著香港留學生及海外港人回港,至3月底確診個案激增至超過700宗。

防範這第二波疫情方面,CNN指港府採取「快速和主動」的行動阻止海外疫情輸入,包括阻止非香港居民入境,阻止旅客過境,對入境者採取嚴厲隔離令,及進行檢測,以及以電子手環追蹤家居隔離人士等。報道又指出,香港實施多項嚴厲措施,例如要求酒吧停止售賣酒精、健身中心停業、餐廳削減座位數目及增設阻隔等。

「很多人認為這些措施太嚴厲,但有關當局從未實施強制居家令禁止市民外出,反而依賴社區的努力,以及民眾自律,對抗疫情。」CNN說。「現時香港政府及市民正小心翼翼地回復正常生活及經濟運作,由求存過度到復原。」

美國CNN於週二(5日)報道香港成功抗疫,指「香港成功遏止多次疫情,值得其他正準備減低限制措施的城市借鏡。」

週二(5日),行政長官林鄭月娥以「抗疫百日,曙光漸露」為題,舉行記者會,宣佈一系列放寬措施:由明天(8日)開始,禁聚令會放寬至8人;食肆每枱最多4人的規定,也會放寬至8人。八類公眾場所亦可重新營業,包括戲院、美容院、健身中心、酒吧等;學校亦會由5月27日起分階段復課。 政府也會向全港市民提供可重用的銅芯口罩。

雖然香港特區政府在近年的施政都令市民失望,但在這場控制疫情的工作上,説句公道話,也的確做得比很多國家出色,也贏得到國際間的稱譽。 

香港面對醫護人員短暫罷工、及黑暴不斷阻撓,但都不足以損害政府整體的部署;加上大部分市民的通力合作防疫,所有人都戴上口罩,並配合政府措施,相信疫情會很快過去,香港會重見一片艶陽天!

文:Peter Liu

歡迎加入會員,閱讀全文。 Become a member to read the full article. 歡迎加入會員,閱讀全文。
我們誠意邀請您註冊成為《透視報》會員,從而繼續「免費」閱讀我們的內容。 We sincerely invite you to register as a member of True Report to proceed with reading our content “for free” 我們誠意邀請您註冊成為《透視報》會員,從而繼續「免費」閱讀我們的內容。
免費註冊 Register for free 免費註冊
已經註冊? Already register? 已經註冊?
登入 Sign in 登入
已複製到剪貼簿!
0 所有留言
最新
最舊 最多投選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支持「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Support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支持「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透視報》的創立是要改變現狀,在香港推動「中肯持平」的傳媒理念。為了實現這個傳媒夢想,我們需要您的支持。請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只需一分鐘時間,您便可以參與推廣「中肯持平」理念! True Report is established to change the status quo, through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in Hong Kong. To realize this media dream, we need your support. Please join True Report’s journey NOW, in just one minute, you can take part in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透視報》的創立是要改變現狀,在香港推動「中肯持平」的傳媒理念。為了實現這個傳媒夢想,我們需要您的支持。請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只需一分鐘時間,您便可以參與推廣「中肯持平」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