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報
透視報總編輯 : 堅決在香港實現「中肯持平」的傳媒,強化香港的傳媒道德。本報是一個全由讀者資助的媒體,報道獨立而不受外在商業或政治利益的操控。

2023 年 7 月
大坑西居民發信,反駁星島傳媒就重建事件報道“失實”
透視報
大坑西邨重建事件,最近因著30多名居民到特首禮賓府請願,要求政府協助妥善安置,不但引起房屋局局長何永賢隔天(7月16日)發文回應,拒絕介入以公屋安置居民,並呼籲大坑西邨居民務實地考慮平民屋宇提出的安置方案,差不多同一時間,大坑西邨的擁有人平民屋宇有限公司再發動輿論戰。
24/07/2023
【社論】管教特區政府,就是令人心回歸的方法
透視報
昨天晚上,一個建制派網媒發放同一種題目的視頻,就是諷刺他們所謂的「黃人」移民英國。恕我們坦白,拍這種題目很落後,看不到香港的形勢,還天天浪費資源拍片!反觀《透視報》,我們已經跑得很遠,現在香港要的是人心回歸,集合力量一起改造這個地方。
20/07/2023
看穿了,內心隱隱作痛
透視報
看到這些喜氣洋洋的Facebook帖文,內容都是表達一個很忠心、勤力、愛國的特首。每個帖也有幾百,甚至過千人點讚,幾百人留言稱讚。留言者是來來去去是同一班立法局議員,也有無數市民機械地說「支持特首!」。
18/07/2023
四十載過去,居民仍在呼喊:政府要有擔當!
透視報
今天的律政中心,前身是殖民地時期港英政府的布政司及其他高官辦公的政府合署,星期二行政會議亦是在此地開會的。行經律政中心時,中心正門的一顆大樹勾起一幕40年前(1983年)的回憶。當年政府清拆一個臨屋區被,但只有家庭住戶獲安排上樓,十多名受清拆影響的單身居民卻迫逼安置往新界的臨時收容所。這群單身居民明顯受到不公的待遇,他們其後在政府合署正門的大樹下進行露宿,爭取獲得公平和公道的安置。
17/07/2023
房屋局局長深夜發文,拒絕安置大坑西邨居民,社工指:政府欠大坑西居民一個公道!
透視報
上週六(15日),大坑西邨居民到禮賓府請願,要求政府安置受重建影響的居民,呼籲特首李家超「民有所呼,特首回應」。這是特首李家超上台後,第一個去禮賓府的團體。一直沒有公開回應大坑西邨居民重建要求的房屋局局長何永賢,在7月16日(週日)深夜首次在Facebook發文重申政府的立場,拒絕介入安置居民。
17/07/2023
陶傑對靖海侯文章的分析:中央文件,怒斥特府
透視報
內地傳媒人靖海侯最近發表文章,勇敢地、坦白地,斥責特區官員以及議員動不動用國安法嚇唬人,「不求無功,但求無過;寧左勿右,不管後果」,「與香港那些“軟對抗”行為的性質雖不同、影響卻一樣」,令香港失去獨特性,在社會的不同陣營引起廣泛討論。
15/07/2023
【自由講】一國兩制:相見好,同住難
透視報
內地傳媒人靖海侯在2020年底發表了,題為《清華大學教授做港大副校長,配嗎?》的文章,從香港大學學生會以及反對派反對港大委任清華大學學者作副校長一事,反映香港人對內地人的歧視現象,本報覺得題目有意思,因此轉載了。
14/07/2023
【社論】官員跑KPI數,或帶來新的管治問題
透視報
今屆政府首次引入績效指標(KPIs)的管治模式,用來提升政府的治理能力。表面上,這手法是要推動官員加快工作,追上指標,但或會成為新的民生問題,或解決民生問題的阻礙。
11/07/2023
【社論】容海恩與家翁撇清關係,對社會的深遠影響
透視報
立法會議員容海恩去年在報章發聲明,宣布與涉嫌違反《國安法》的家翁袁弓夷脫離關係。近日又因着袁被香港國安處通緝,因其涉嫌干犯《國安法》,再發言論撇清雙方關係,指之前脫離爺媳關係的聲明是為了「保護家人」。容的做法被批絕情,令社會嘩然。
09/07/2023
【社論】區議會新選制為建制大黨度身訂造,排擠獨立人士
透視報
今天立法會會作出一個決定,令香港有一個很大的轉變,就是將三讀通過政府建議的《2023年區議會(修訂)條例草案》 ,從而落實早前政府在行政會議通過的「完善地區治理建議方案」,即重塑區議會及強化地區治理架構的建議。
05/07/2023
透視報 約有 637 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