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靖海侯:香港,被扭曲之下

靖海侯
已複製到剪貼簿!
透視報
最後更新︰2023–04–12 15:01

國安法制定實施後,香港由亂到治,重大轉折清晰可見。

政治局面重塑,社會生態深刻調整,呈現著香港的整體性變化,也讓外部世界重新審視香港,再次定位香港。

當前,香港走向全面復常,特區政府加大對外宣推力度,特首李家超每每對外強調——“香港回來了”。

需要正視的一個問題是:世界看待香港的復常,不僅在於其走出疫情、重新開放,還在於其走出政治風暴眼,回歸商業城市屬性,社會的自由度、包容性、多元化特質一如既往。

恢復了穩定,保持了動能,再現了活力,才是“香港回來了”真正要有的精神風貌。


歷來在夾縫中求生存,在沖突中覓生機,在變局中凸顯優勢,往往形勢越復雜,香港越顯寶貴,越能發揮作用。

但若作深入分析,國安法實施前後,英美勢力看待香港,有大不同:

此前,對香港的特殊地位有共識,注重並相信“兩制”的部分,對在香港發展有信心及安全感;

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在香港推廣「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Please join True Report’s journey NOW,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in Hong Kong 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在香港推廣「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支持我們 Support us 支持我們

此後,對香港的特殊地位有質疑,擔心並排斥“一國”的強化,對在香港發展有顧慮及危機感;

此前,經濟上利用香港,政治上綁架香港,對香港的經濟屬性和政治屬性有清晰概念和實踐策略,經濟路線與政治路線並行且並行不悖;

此後,經濟上疏遠香港,政治上封堵香港,對香港形成了整體上統一的應對策略,主動降低經濟上對香港的路徑依賴,積極塑造政治上香港與內地城市無異的刻板印象;

此前,更多地把香港視為世界一員;

此後,更多地把香港視為中國一員。

此前,注重以香港為前沿陣地,延伸自身經濟上政治上的影響力;此后,注重以香港為負面典型,消解中國經濟上政治上的公信力。

從打拉結合到以打為主,從躬身入局到抽身離開,從重視香港到輕賤香港,從試圖“以香港牽制中國”到試圖“用香港否定中國”,香港面臨的外在環境條件已然大變。香港在重新定義著局面,西方也在重新定位著香港。


扭曲香港的定位,異化香港的功能,煽動西方陣營拋棄香港並陰干香港,使香港失去對中國發展的戰略價值,正是國安法後西方對港新的總策略。

通過“一國兩制”方針,中國賦予了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的最大優勢;現在,西方勢力要做的正做的,就是把香港“聯通世界”的部分摘除,拿走她的這一優勢,通過擠壓香港的國際活動空間、摧毀香港的國際都會形象,使其窒息並使其全面向內坍縮。

主導這種陰謀和陽謀的,無疑是美方。

香港國安法後,美國對港政策,有變有不變,變化的是手法,不變的是目的。概括起來,兩個方面:

1.保持以港制華的總戰略;

2.走上孤立香港的新路線。

近來三件事,都是服務於這一路線。

1月26日媒體報道,美國駐港總領事在一個美國智庫論壇上表示,“過去兩年,有15,000名美國人以不同原因離開香港,佔2019年美國在港人口約兩成人,他又指不少國際企業已經將總部遷離香港,或者將關鍵員工調離香港。他又提醒美國企業,香港國安法實施后,內地營商的風險在香港也會出現。”

1月26日媒體報道,美國總統拜登簽署備忘錄,將在美港人的“延遲強制離境”(DED)待遇將延長24個月的效期到2025年1月。拜登在備忘錄中指出,“香港國安法破壞人們原本在香港享有基本法和中英聯合聲明保障下的權利和自由。”

1月27日媒體報道,美國就世貿組織對包括中國在內的四個國家征收懲罰性鋼鋁關稅的裁決提出上訴,同時就世貿裁定香港產品標注中國制造的做法違規提出上訴。

這些舉動,無論是抹黑香港還是分化香港,最終都是為了孤立香港。

特區政府說“香港回來了”,他們說“香港回不來了”;特區政府說香港有“新優勢”,他們說香港失去了“傳統優勢”;特區政府在努力對外“講好香港故事”,他們在努力對外“唱衰香港前景”。

宣講者與被宣講者南轅北轍,香港自己要重構的形象與香港正被塑造的形象大相徑庭,香港復常后的路,不是一馬平川而是荊棘遍地,不是獲解放而是要突圍。

“回來了”再被接納的問題,已經成為香港目前面臨的最大困難。


西方勢力抹黑香港、打壓香港,只是香港窘境的一部分。實則,香港內部問題與外部問題並存,外部擠壓和內部坍縮同時存在。 

制定實施國安法,完善特區選舉制度,“一國兩制”香港實踐正本清源,香港有了確定性的發展環境。但這一確定性的發展環境所帶來的,未必是發展的緊迫感和危機感。

不少人意識到,新一屆特區政府就職以來,除了防控疫情,最主要的努力有兩方面:一是外宣,二是民生。

而無論外宣還是民生,本質上都是“輸血”——前者通過外部為香港輸血,後者通過政府為市民輸血。

對於如何“造血”、增強內生動力、突破自身的發展瓶頸,新一屆特區政府著墨不多。除了幾條大張旗鼓宣揚的“搶人才”、“搶企業”措施外,社會還看不到香港尋求發展的新理念、新方向、新路徑。

只是要把過去失去的找回來,只是要把曾經擁有的撿起來,只是在原有道路上修修補補,在外部環境巨變的背景下,香港何以做大蛋糕、再創輝煌?

一個尚未真正觸及的問題是:由亂到治後的香港,改革仍然遲遲沒有啟動。“破除利益固化藩籬”和“破解經濟社會發展中的深層次矛盾和問題”的工作,既沒有明確改革方向,也沒有明確改革重點,甚至連改革對象是什麼,社會的認知都是模糊的。

解決民生問題,不是發展的全部;沒有發展,民生問題也無從解決。不是說土地房屋問題解決了,香港就好起來了,就能夠一直好下去。

香港所需要的,不是構建一個高福利社會,而是活力、動力、創造力。

在一個穩定的環境下,不改革的結果,只會是利益藩籬更為固化、深層次矛盾繼續累積,只會是進一步加大路徑依賴,更加地積重難返,社會進一步封閉,內部張力更加緊張。如此,香港何以“造血”?

內部坍縮可能造成的結果,與外部擠壓殊途同歸,那就是香港會走向封閉和僵化,越來越難以走出去。

甚至可以說,不改革,香港死路一條。


外部暢通,內部激活,香港才能真正“回來”。

西方國家圍堵香港,單靠外宣治標不治本,甚至治標也是事倍功半。香港要通過改革為自己賦能,有規劃、見行動、動真章,拿出更有效的改革舉措來。

要“輸血”,更要“造血”!

人才不是被搶來的,而是被吸引來的;形象不是宣傳出來的,而是社會風貌所呈現的;動能不是慣性延續的,而是要用改革不斷挖掘和釋放的。

大年初七,開工第一天,廣東即召開全省高質量發展大會,省市縣參會人數達2.5萬余人,推動新一輪發展的氣勢和決心讓人熱血沸騰、心潮澎湃。

比較香港,有人總結:粵港朋友都在朋友圈都在刷屏,廣東政界刷屏的是“高質量發展”,香港政界刷屏的是“團拜打卡自拍”。

此一例,折射的是一種狀態。

穩定下來的香港,需要找回一點緊張感和危機感,多務實少務虛,多點腳下行動少點嘴上功夫,在多練內功的基礎上再外塑形象。

一個澎湃內生動力、迸發多元活力的香港,才不怕被孤立,才不會被孤立。


靖海侯
內地知名博客,資深傳媒人。

文章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靖海侯”。

歡迎加入會員,閱讀全文。 Become a member to read the full article. 歡迎加入會員,閱讀全文。
我們誠意邀請您註冊成為《透視報》會員,從而繼續「免費」閱讀我們的內容。 We sincerely invite you to register as a member of True Report to proceed with reading our content “for free” 我們誠意邀請您註冊成為《透視報》會員,從而繼續「免費」閱讀我們的內容。
免費註冊 Register for free 免費註冊
已經註冊? Already register? 已經註冊?
登入 Sign in 登入
探索更多與此主題相關
已複製到剪貼簿!
0 所有留言
最新
最舊 最多投選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支持「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Support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支持「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透視報》的創立是要改變現狀,在香港推動「中肯持平」的傳媒理念。為了實現這個傳媒夢想,我們需要您的支持。請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只需一分鐘時間,您便可以參與推廣「中肯持平」理念! True Report is established to change the status quo, through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in Hong Kong. To realize this media dream, we need your support. Please join True Report’s journey NOW, in just one minute, you can take part in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透視報》的創立是要改變現狀,在香港推動「中肯持平」的傳媒理念。為了實現這個傳媒夢想,我們需要您的支持。請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只需一分鐘時間,您便可以參與推廣「中肯持平」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