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社會等待你急救

Sherry Lee
已複製到剪貼簿!
透視報
最後更新︰2022–09–14 21:43

今早路經觀塘碼頭,見到一個骨瘦如柴的露宿者赤身睡在地上,途人都趕路,沒有人駐足看他。

我呆住了,注視着他的身子,他全身像是皮包骨的末期病人,應該是一位病了的老人,很快我的眼淚奪眶而出。大概兩分鐘後,我無奈地離去,繼續前往目的地,心中卻滿是憂傷,想著香港的境況一直都沒有改變。就在這刻,我決定回去拍照,然後通知相熟的香港社區組織協會社工吳衞東找人幫助這位露宿者,因為他是多年來專職幫助露宿者的社工,我曾經與他合作多次。

我小心翼翼走近這位長者,打算用手機拍攝他的背面及正面。當我走到他面前,預備拍攝他的正面時,我希望他是睡着的,因害怕傷害了他的自尊心。當我悄悄的走近準備拍攝他的樣子時,他張開眼睛看着我,又閉上雙眼,他彷彿習慣了社會對他的奇異目光。我不想令他不開心,所以只拍了一張照片就走了。

老人的四周放了幾盒餅乾和蛋糕、又有一些獨立包裝的月餅,應該是有義工在中秋節期間探訪過他。從他的身形看得出他是一個70來歲的老人。香港的老人境況一直淒涼!有錢的好一點,沒有太多積蓄的,根本支付不起昂貴的私家護老院的費用,而政府的老人院舍極度缺乏,因此老年就是厄運的開始。只要大家去深水埗通州街公園,就會知道現實是怎樣,公園到處見到露宿者藏身的營幕,有一些只睡在一張床褥上,躺着的很多都是生病了的老人,像奄奄一息。

「東,我剛剛在觀塘碼頭見到這位露宿者,他骨瘦如柴,像是有病,我好心痛。你認不認識觀塘的社工,可否通知一些外展去看看他?」我說。一直幫助深水埗及油尖旺區露宿者的亞東立即應承幫忙!

今早見到的露宿老人,骨瘦如柴,讓人心痛。圖片:Sherry Lee


根據社署的 "露宿者電腦資料系統",露宿者人數由2011-2012年度的511人,升至2021-2022年度的1564人,在10年間上升了兩倍。社署的數字一直被批評遠低於一些社區組織所統計的數字。另一位關注無家者團體的社工吳兆康說「由於有很多隱蔽的露宿者,實際數字比這個數字高。」

筆者曾經寫作露宿者的問題多年,所以比較了解這個議題。除了樓價高企、房屋短缺是引起露宿者問題的其中一個主因之外,重點的原因是政府缺乏幫助露宿者的有效策略。不但露宿者宿位嚴重缺乏、幫助他們重投社會的方案也只以綜援為主,而不是幫助他們重獲信心和技能,從而重投社會。在缺乏有效政策的情況下,疫情令露宿問題雪上加霜,露宿者人數大幅增長。

現時經社會福利署資助非政府機構營辦的露宿者臨時宿位只有228個,這些都是短期宿舍及緊急收容中心宿位,入住期一般最長為六個月。令人慨嘆的是自2012年至今的10年裡,政府資助的露宿者宿位只增加26個,跟露宿者的兩倍增幅完全脫勾,反映政府沒有關注露宿者的問題,亦不願意幫忙。沒有一個住宿的地方,露宿者又怎能去找工作?沒有工作又怎能離開街頭?這代表社署連起步的條件也沒有為無家者提供。

吳兆康說政府缺乏友善政策是未能解決香港無家者問題的主因,指出香港現時只有三隊政府資助的外展隊為露宿者提供支援服務,不足以幫助全港的無家者。歸根究底,他指出問題是出於資本主義社會。「在資本主義社會,不會提供資源給這班被邊緣化的群體。資源會放在有「貢獻」、有「建設」、「值得」的一群;房屋及土地政策跟著大市場走,由私樓主導,公屋輪候遙遙無期,無家者數字只會與日俱增。」他指出無家者經常被污名化,但事實是無家者是處於極邊緣的人,很多是長者、長期病患和殘疾人士。

一直以來,學者有學者繼續研究露宿者問題,政府官員有政府官員繼續放任問題。彷彿政府已經認定這是一個不必處理亦不能處理的問題,這是真的嗎?不是沒有解決的方案,而是看你有沒有心去了解實況,從而想出方案。從事幫助露宿者的社工見到問題持續不改善,誰不灰心呀?誰不質疑這個政府,對特區政府失望! 

吳兆康服務的機構沒有政府資助,成為支援無家者的社工接近兩年的他,已經清楚看到問題:「露宿者由十幾歲到七八十歲都有,我們的社工前輩已經說了那麼久,要求政府訂立無家者友善政策,政府也不投放資源。」雖然見到問題原地踏步,這位年青社工說他不會灰心,不但努力到街上尋找個案, 平日也會在傳媒寫文章希望社會人士關注無家者。「我們這些幫助露宿者的社工,都是盡力做,讓多些人關注露宿的問題。」吳兆康說。

今天遇見這位露宿老人,彷彿是上天要向世界提出控訴。

官員啦,請不要再忙於學習習近平的說話,做政治show了,現在就動身真正的與社區工作者聯繫,了解問題。幫助露宿者有很多方法,參考不同國家的措施,跟學者一起研究,真心的去幫助我們的弱勢社群,離開困境!

作為傳媒,我們可以用一支筆去幫助人。傳媒的角色除了是揭露真相之外,是要幫助社會,這一直是我的信念。可是,今天當我遇見這位露宿的長者,有一刻我是感到無力的,感覺如果政府不出手,作為傳媒的是沒有辦法改變現狀的,以往我們用心用力寫了多少感人的文章、也改變不到政府。群眾也不明白露宿者的問題,往往會認為他們是咎由自取、懶惰、鑽牛角尖,卻不知道每一個人也會遇到逆境,需要別人幫一把,再起翻身!社會的誤解也導致沒有推力令政府定出政策幫助露宿者。

面對如大山一樣的難題,傳媒應否就此放棄?但如果連我們也放棄,誰會幫助這些弱勢社群?這些幫助露宿者的社工雖然會有時感到氣餒,但他們永不放棄。突然我想起聖經裏面的名句,哥林多後書4章8-9節:「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難,卻不致失望; 遭逼迫,卻不被丟棄;打倒了,卻不致死亡!」這是被監禁的使徒保羅在獄中寫來鼓勵其他基督徒的話。一個在牢獄裏的人也不怕困難,還鼓勵別人,我們遇到的艱巨任務又算什麼!

讓我們不怕困難,繼續勇往直前,乘風破浪!

Sherry Lee
自少非常有膽色,小學時被同學冠以「敢死隊」之稱。長大後當上《南華早報》記者,本色不變,憑着勇氣獲獎無數,現專職為公義發聲,不平則鳴。

歡迎加入會員,閱讀全文。 Become a member to read the full article. 歡迎加入會員,閱讀全文。
我們誠意邀請您註冊成為《透視報》會員,從而繼續「免費」閱讀我們的內容。 We sincerely invite you to register as a member of True Report to proceed with reading our content “for free” 我們誠意邀請您註冊成為《透視報》會員,從而繼續「免費」閱讀我們的內容。
免費註冊 Register for free 免費註冊
已經註冊? Already register? 已經註冊?
登入 Sign in 登入
已複製到剪貼簿!
1 所有留言
最新
最舊 最多投選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aw

研究露宿者政策與學習習近平講話並無衝突, 作者想表達的訊息並不純粹. 無法生活的人是可以申請綜援的, 露宿者是本身性格或意願問題所以根本不理自己. 有人話露宿者無地址所以申請不到綜援, 我多年前已不停的說, 幫助露宿者的機構可以組織露宿者合租一間豆腐潤咁細的屋, 每間住12個人是合法的, 有地址申請到綜援就可以有食有住有醫療囉.

支持「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Support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支持「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透視報》的創立是要改變現狀,在香港推動「中肯持平」的傳媒理念。為了實現這個傳媒夢想,我們需要您的支持。請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只需一分鐘時間,您便可以參與推廣「中肯持平」理念! True Report is established to change the status quo, through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in Hong Kong. To realize this media dream, we need your support. Please join True Report’s journey NOW, in just one minute, you can take part in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透視報》的創立是要改變現狀,在香港推動「中肯持平」的傳媒理念。為了實現這個傳媒夢想,我們需要您的支持。請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只需一分鐘時間,您便可以參與推廣「中肯持平」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