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可憐天下父母心

集體回憶Collective Memories集體回憶Collective Memories集體回憶Collective Memories集體回憶

上星期才翻看了《可憐天下父母心》這套粵語片,今天卻驚聞楚原導演仙遊。

在一次香港電影金像獎的頒獎禮上,楚原說他一生最大的成就是導演了《可憐天下父母心》,但覺得最失敗的也是人人到現在仍只會提起這部戲。本片是楚原的成名作,也是他的第三部作品,當時只有27歲,該片曾入選1999年香港評選的“十大香港電影經典”之一。

在1960年出品的《可憐天下父母心》講述五六十年代,原為教書先生的陳老師(張活游飾)和陳師母(白燕飾)育有兩子小健、小康,兩女小薇、小樂,一家本來開心溫馨,但梗直的陳老師不合時宜,被學校辭退,生活頓入困境。膝下猶虛的三嬸一直疼錫聽話懂事的小薇,便向陳氏夫婦提出收養小薇,陳氏夫婦本來婉拒,無奈生活逼人,不得已只好答應。。。

香港電影資料館是這樣介紹這套電影的:「張活游與白燕飾演的夫妻禍不單行,面對失業、病重、幼女夭折種種苦難,被逼得走投無路。他們的演出自然精彩,但故事起起伏伏,能如此撥動人心、賺人熱淚,也有賴四位童星黎小田、梁俊密、王愛明及馮寶寶的精彩表演,不少重點情節都靠他們來支撐。黎小田飾演的大哥為給母親籌措藥費,帶弟妹行乞卻被誤會而捱打,一力承擔重擔的長兄姿態莫不叫人動容。」

最經典,也令我最深刻的一場戲是小薇被收養前在家裏吃"最後晚餐",飯桌上菜餚比平時豐盛,但沒有人有心情下箸,陳師母讓小薇吃平時最愛的鹹鴨蛋,小薇卻讓妹妹小樂吃——原來前一晚小薇已聽聞要被送走,因為不願父母為難,於是悄悄收拾好包袱。

楚原導演將這段戲的重心放在一眾童星上,除了交待別離在即的幾個父母熱淚盈眶的鏡頭外,就連投資這套戲的"老闆"白燕也只拍後面啜泣起伏的背部,沒有使用當年為了不錯過女主角特寫而普遍流行的"臉貼臉"式"對泣",令整場戲更生活化,甚至更為動人。

放諸現今的所謂第一線花旦小生,重頭戲沒拍到大特寫,肯定對導演不滿!上一輩明星的德、藝與氣度,不得不令人折服!


井底蛙
閒時的愛好是發掘鮮為人知的中外歷史,自稱歷史搬運工。

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在香港推廣「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Please join True Report’s journey NOW,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in Hong Kong 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在香港推廣「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支持我們 Support us 支持我們
歡迎加入會員,閱讀全文。 Become a member to read the full article. 歡迎加入會員,閱讀全文。
我們誠意邀請您註冊成為《透視報》會員,從而繼續「免費」閱讀我們的內容。 We sincerely invite you to register as a member of True Report to proceed with reading our content “for free” 我們誠意邀請您註冊成為《透視報》會員,從而繼續「免費」閱讀我們的內容。
免費註冊 Register for free 免費註冊
已經註冊? Already register? 已經註冊?
登入 Sign in 登入
已複製到剪貼簿!
0 所有留言
最新
最舊 最多投選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支持「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Support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支持「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透視報》的創立是要改變現狀,在香港推動「中肯持平」的傳媒理念。為了實現這個傳媒夢想,我們需要您的支持。請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只需一分鐘時間,您便可以參與推廣「中肯持平」理念! True Report is established to change the status quo, through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in Hong Kong. To realize this media dream, we need your support. Please join True Report’s journey NOW, in just one minute, you can take part in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透視報》的創立是要改變現狀,在香港推動「中肯持平」的傳媒理念。為了實現這個傳媒夢想,我們需要您的支持。請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只需一分鐘時間,您便可以參與推廣「中肯持平」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