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4分鐘AED圈更有必要

中國社會China Society中國社會China Society中國社會China Society中國社會
已複製到剪貼簿!
透視報
最後更新︰2022–05–24 03:50


在疫情常態化防控的趨勢下,目前國內多個城市提出構建15分鐘核酸“採樣圈”目標。

一、既然有了“15分鐘核酸圈”,“4分鐘AED圈”更有必要。

根據國家心血管中心發布的《中國心血管病報告》,我國每年心源性猝死者高達55萬。每天約1500人因心臟驟停而離世。每分鐘,1個人。一個中國人,一生死於心源性猝死的概率是1/33。

心源性猝死者,不光是老年人。因為生活、工作壓力,不良生活習慣、健身,中青年心源性猝死的比例也越來越大。網上沸沸揚揚傳播的年輕人猝死,很多都是心源性的。演員高以翔猝死,如果有一台AED(Automated External Defibrillator 自動體外除顫儀),或許就能救得回來。

心跳驟停,每晚一分鐘搶救,生存概率降低10%,超過4分鐘,腦組織會發生永久性損害。這就是所謂的“黃金四分鐘”。而中國救護車到達現場的時間為12-18分鐘。

目前,心源性猝死,只有1%的人能搶救回來。

但只要公共場所配置“救命神器”AED,在1分鐘內實施心肺復蘇法(CPR),3分鐘至5分鐘內進行AED除顫,可使心臟驟停患者生存率達到50%至70%。

AED操作簡單,本身就是為普通人操作設計。關鍵在於,如何在4分鐘內獲得AED。

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在香港推廣「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Please join True Report’s journey NOW,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in Hong Kong 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在香港推廣「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支持我們 Support us 支持我們
AED操作簡單,讓市民在4分鐘內獲得AED。圖為2019年9月14日,工作人員在安徽省合肥市地鐵站安裝自動體外除顫器。圖片:Zhang Duan/Xinhua


所以,在全國一線和二線城市(5.05億人),配置4分鐘AED圈。這樣每年能救回15萬人。每年!

AED不僅僅是一個地理密度概念,因為城市是立體的,上下樓、尋找都要花時間,更科學測度方式是“每10萬人擁有量”。目前全球AED普及率最高的國家是日本,每10萬人大約配有397台。美國每10萬人約配備317台AED。

我在網上找了中國一些城市的數據。

深圳,已配備14158台AED,配備率為80台/10萬。

北京,“2023年底前,全市配置AED總量不低於5000台”,配備率為23台/10萬。

上海,截至2020年1月,共安裝AED數量為2708台,平均每10萬人擁有10.8台。

成都,根據紅星新聞2021年6月的報道,“約100台AED”,配備率0.5台/10萬人。

南京,根據南京日報的報道,全市約2000台AED,配備率21台/10萬人。

武漢,2019年,“將陸續在公共場所配置500—1000台AED”,配備率7.3台/10萬人。

廣州,據衛生健康委統計,截至2021年8月,全市布設1028台,配備率5.6台/10萬人。

鄭州,只有一條新聞“地鐵終於有AED了,首批276台已入駐”,配備率2.2台/10萬人。

杭州,計劃到2022年全市公共場所配置4200台,配備率34台/萬人。

在全國一線和二線城市,配置4分鐘AED圈,每年能救回15萬人。圖片:中產財經生活


全國範圍看,截至2018年,AED安裝量約為1.5萬台,平均每10萬人只有約1台。近年數量有上升,但據業內人士介紹,未超過10台/10萬人。

中國的AED還遠遠不夠!

AED不貴,一台3萬元。除了2、3年更換電極、電池,幾乎沒有維護成本。如果按300台/10萬人,配置AED,北京需要18億元;上海需要23億元;南京需要8億元。

全國一線和二線城市(5.05億人)把AED配備率提升到300台/10萬人,也僅僅需439億。 一次性投入,5年可挽救75萬心臟驟停的人。

比起15分鐘核酸圈,4分鐘AED圈,便宜太多太多了。

二、我們要為15分鐘核酸檢測圈,付出多大成本?

東吳証券對此進行了詳細測算。中國所有的一線和二線城市(5.05億人)實施常態化核酸,如果嚴格按照 48小時核酸,全年開支或高達1.45萬億元;72小時核酸,全年開支為9800億元;一周一次核酸,全年開支為4200億元。

如果按照高風險地區、中風險地區、低風險地區進行區分,分別採取48小時、72小時、一周一次核酸, 那麼總體費用支出約為6670億元。

上海正在加緊構建“15分鐘核酸服務圈”。據內地上觀新聞報道,截至5月10日,全市的常態化核酸採樣點超過9000個。圖為白玉蘭廣場核酸採樣點。圖片:網上


按照精細化管理的6670億元支出來看,這筆費用相當於2021年全國GDP的0.58%,相當於全國財政收入的3.25%;相當於2021年,全國2.4萬億醫保支出的25%左右。

所以,15分鐘核酸檢測圈,5年費用為3-7萬億。而根據國內相關研究,奧密克戎在中國導致的死亡上限在155萬人,實際上,死亡人數會遠低於這個數量。

70000億,救回155萬;439億,5年救回75萬。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是中國醫療工作的宗旨,所有的中國人都是同胞,所有的疾病都是惡魔。 那麼,我們有什麼理由不建立4分鐘AED圈呢?


劉遠舉
FT中文網、騰訊大家、新京報、南方都市報、澎湃等媒體專欄作家,多家智庫研究員。關注時政、財經、互聯網,作品見於中外媒體。提倡深度的分析、冷靜的理性、客觀的態度,還有有溫度的情感。


文章來源於劉遠舉的微信公眾號“常識和洞見”。本報得到作者同意轉載文章。

歡迎加入會員,閱讀全文。 Become a member to read the full article. 歡迎加入會員,閱讀全文。
我們誠意邀請您註冊成為《透視報》會員,從而繼續「免費」閱讀我們的內容。 We sincerely invite you to register as a member of True Report to proceed with reading our content “for free” 我們誠意邀請您註冊成為《透視報》會員,從而繼續「免費」閱讀我們的內容。
免費註冊 Register for free 免費註冊
已經註冊? Already register? 已經註冊?
登入 Sign in 登入
已複製到剪貼簿!
0 所有留言
最新
最舊 最多投選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支持「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Support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支持「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透視報》的創立是要改變現狀,在香港推動「中肯持平」的傳媒理念。為了實現這個傳媒夢想,我們需要您的支持。請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只需一分鐘時間,您便可以參與推廣「中肯持平」理念! True Report is established to change the status quo, through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in Hong Kong. To realize this media dream, we need your support. Please join True Report’s journey NOW, in just one minute, you can take part in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透視報》的創立是要改變現狀,在香港推動「中肯持平」的傳媒理念。為了實現這個傳媒夢想,我們需要您的支持。請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只需一分鐘時間,您便可以參與推廣「中肯持平」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