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後記:「愚公植樹」者的智慧

Sherry Lee
已複製到剪貼簿!
透視報
最後更新︰2022–02–10 21:06

12月1日,本報刊登了一個人物故事,《一個「愚公植樹」的村民》,講述一位北區村民在居住的虎地坳村無私的付出了八年時間,種花樹以保育及美化環境,為原本污染的鄉村帶來奇妙的轉變。

虎地坳村為一條非原居民村,位於上水北面,村內風景如畫,也是候鳥和白鷺的棲息地。可是,在過去不同年間,村內被工廠及設置包圍,包括污水處理廠、濾水廠、屠房、瀝青廠、貨櫃場和高壓電塔等,原本清新的空氣換來異味。無論村民及村民組織如何與不同部門及持分者開會反映,問題未有改善。

為了解決空氣污染的問題,自2013年,村民列安邦,人稱列哥,憑着「愚公移山」的毅力,在村內種植不同的花草樹木,主要是桃花,也包括鳳凰木和大紅花,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八年後的今天,他在村的四周建立了一個猶如萬里長城的「綠色圍牆」,成為天然的屏風,阻擋臭氣進入村。 不但如此,他所種植的花草樹木亦成為季候鳥及不同小動物的棲息地。

他的故事正是中國著名寓言“愚公移山"的現代版,《透視報》藉著此故事表揚人們為社會付出,不怕困難、堅持不懈、無私奉獻的“愚公”精神。列哥為社區的無私付出一直感動著負責寫這篇文章的作者藍天,在這個村民身上,他得到了人生的感悟,在文章最後一段寫出了發人深省的總結:「若有些事是「應該做」和「值得做」時,我們又可否像列哥般,明知是愚公,仍能繼續? 」

《愚公移山》是戰國時期道家經典《列子》中的一篇寓言小品。故事敘述北山下有一個人叫愚公的人,年紀將近90歲,住在高七八萬尺的太行、王屋兩座山的正對面。 他苦於山的阻擋令進出都要繞道,於是與家人商量挖平二山,疏通道路。但他的妻子質疑他,説:「憑你的力氣,連魁父這座小山都不能剷平,能把太行、王屋怎麼樣呢?再説,往哪兒擱挖下來的土和石頭? 」愚公不為所動,率領兒孫三個人上了山,鑿石頭,挖土,用箕畚把土石運到渤海邊上扔掉。鄰居寡婦的剛七八歲的兒子也跳跳蹦蹦前去幫助他們。

河灣上的一位老人智叟譏笑愚公,並阻止他幹這事:「你簡直太愚蠢了!就憑你衰殘的年齡和剩下的力氣,連山上的一棵草都動不了,又能把泥土石頭怎麼樣呢?」愚公長嘆説:「你的思想真頑固,頑固得沒法開竅,連孤兒寡婦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還有兒子在呀;兒子又生孫子,孫子又生兒子;兒子又有兒子,兒子又有孫子;子子孫孫無窮無盡,然而山卻不會增加高度,還怕挖不平嗎?」老頭沒話回答。愚公不畏艱難和堅持不懈最終感動天帝而將山挪走。故事歌頌人的信心和毅力,説明了要克服困難就必須堅持不懈的道理。

今天,愚公的故事在虎地坳村重演。雖然沒有人認同列哥的做法,但他沒有因為得不到認同而放棄,反而能夠獨自一人,年復一年,在山上種樹,最後完成任務,阻擋廢氣入村。 他的故事讓讀者反思人們應如何無私的為社會付出。故事刊登了之後,我收到一些有意思的回應, 有朋友說:「這位列哥很值得尊重。其實大部分香港人,包括我,都太把錢當回事,如果生命中的價值只剩下錢,人生該有多無聊...除了錢,還有很多很有意思的事。」一位基督教主任牧師說:「非常的毅力」,意指列哥有著異乎常人的毅力。​​

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八年後的今天,列安邦在虎地坳村的四周建立了一個「綠色圍牆」,成為天然的屏風,阻擋附近工廠的廢氣進入村內。 圖片:藍天


找到列哥的故事是一個奇妙的過程。有一天,作為《透視報》主編,我正計劃未來的一些方向,突然感到要找一些熟悉地區的人士寫故事,那麼我們便有最前線的第一手資料,同時能夠成為底層聲音的樞紐。我第一時間想到幾個人,包括北區人士藍天。我最欣賞藍天的地方就是他能夠實踐「和而不同」的處世道理,相信他和我的政治信念可能有偏差,但他並不介意幫我們寫作,原因是他欣賞我們的堅持及希望在解決香港核心問題上發聲的目標。於是我們出來見面談談有什麼故事可以寫,在會面中我們商討了一系列的文章,內容全是鮮為人知的故事,或在社會缺乏討論的議題,列哥的故事就是其中一個。

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在香港推廣「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Please join True Report’s journey NOW,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in Hong Kong 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在香港推廣「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支持我們 Support us 支持我們

由我想起找藍天,到我們傾談到這個村民,到最後成為一個真正故事,過程都有上天帶領。列哥的故事最激勵人的地方就是他用多年時間獨自做一件人人也認為不可能成功的工程。當他對別人說希望種植灌木作屏風阻止污濁的空氣入村時,身邊的人都說這是不可能的,認為他只是浪費時間,但他沒有因此感到氣餒,最後建成綠色的圍牆。 

這個故事讓作為《透視報》創辦人的我和很多正在孤單地努力的人一個深刻的鼓勵,明白到「愚公真的可以移山!」。讓我寫一寫我的感受,在12月1日清晨,我完成剪接視頻準備上載,當我再觀看一次視頻,查看有沒有出錯的時候,突然眼前一亮,原來這個故事正在激勵我。運作《透視報》的過程,我遇到很多低谷,真正的敵人不是缺乏資源,而是內心的孤單感。我看到列哥是獨自孤單地做這件事,也不知會否成功,身邊的人都不相信他會成功,但他從來沒有質疑自己,只憑着信心,不忘初心的繼續。那一刻我非常感動,眼泛淚光。他的故事正正鼓勵着我不要放棄,雖然前路充滿迷霧,但仍要堅持不懈的運作《透視報》,貢獻自己給香港。我辦這個媒體起步比較遲,一直質疑自己還有沒有力氣去跑呢?但我想起愚公的故事,他年紀那麼大仍然憑着信心移山,又想起列哥,列哥可以,我們也可以。 他的故事震撼着我、鼓勵着我。


今天早上我收到藍天發來的一封信,是列哥親筆寫的,共兩頁紙。信中講及他為何要做這件事,為何人人不相信他會成功,他仍要繼續,當中的智慧更令人茅塞頓開! 他說,雖然他知道成功機會不大,但仍要堅持,原因有六個:一)爭取虎地坳村保留是其中之一;二)保育也是社會教育需要,大勢所趨;三)知道力薄孤單,但打算長年累月累積經驗;四)做事不是先要別人認同及接受自己,而是自己如何去支持別人令別人接受自己; 五)不要多,只要精。重點事情長期堅持,做得好就有機會被人接受;六)視長期失敗為經驗及成本,總結對錯。失敗到不再失敗,成功已在前方。

這些話充滿智慧,原來做事不是要期望很快成功到岸,而是打算長年累積經驗。原來做事不是先要別人認同,得不到認同便感到沮喪和孤單,而是著眼於支持別人才能被接受。原來貴精不貴多,重點的事情長期堅持,做得好就會被人接受。原來失敗是經驗及成本,而失敗到不再失敗,跌到最底,成功就在前方!

接著的下一段,列哥寫到:「透視是看到不呈現眼前的事物,包含知識與智慧。」他以海水蒸發作為比喻,海水蒸發成水蒸氣,再化成露珠、井水,整個過程是「看不到摸不著的」。他的言下之意是,看不到的事物不代表不可信。這可以套用在香港的情況,也可以套用在本報,我們的前景雖然看不到,但憑著信心、憑著毅力,憑著好的作為,晴天在望。 這讓我想起聖經的一句:「因我們行事為人是憑著信心,不是憑著眼見。」(For we walk by faith, not by sight 哥林多後書五章七節)。他續說「做事不一定只懂勇往直前,亦要懂勇往直退。」 ,引用易經的道理「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並用一首詩作為總結。

手把青秧插在田, 
低頭便見水中天。
六根清淨方為道,
退步原來是向前。

原來退步是一種調整,而不是失敗,調整方法和心態。退步了原來是正待出發,勇往直前。這是一個很深的智慧。 看到他的信,藍天有感而發,說:「從列哥身上感受到很多人生智慧,而他的智慧更是做出來及活現出來的。 」

謝謝列安邦先生寫給我們的信,並同意在本報分享,字句充滿智慧,以上分享給大家作為勉勵。願各人也能勇敢作「愚公」,前面的山是又高又大, 但只要我們不畏艱難,努力不懈,必能移除! 


Sherry Lee
《透視報》主編


相關文章:

歡迎加入會員,閱讀全文。 Become a member to read the full article. 歡迎加入會員,閱讀全文。
我們誠意邀請您註冊成為《透視報》會員,從而繼續「免費」閱讀我們的內容。 We sincerely invite you to register as a member of True Report to proceed with reading our content “for free” 我們誠意邀請您註冊成為《透視報》會員,從而繼續「免費」閱讀我們的內容。
免費註冊 Register for free 免費註冊
已經註冊? Already register? 已經註冊?
登入 Sign in 登入
已複製到剪貼簿!
0 所有留言
最新
最舊 最多投選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支持「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Support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支持「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透視報》的創立是要改變現狀,在香港推動「中肯持平」的傳媒理念。為了實現這個傳媒夢想,我們需要您的支持。請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只需一分鐘時間,您便可以參與推廣「中肯持平」理念! True Report is established to change the status quo, through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in Hong Kong. To realize this media dream, we need your support. Please join True Report’s journey NOW, in just one minute, you can take part in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透視報》的創立是要改變現狀,在香港推動「中肯持平」的傳媒理念。為了實現這個傳媒夢想,我們需要您的支持。請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只需一分鐘時間,您便可以參與推廣「中肯持平」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