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讀杜甫的《百憂集行》思考兩代童年

小品Literature小品Literature小品Literature小品
已複製到剪貼簿!
透視報
最後更新︰2022–03–29 18:59

我一向強調,詩以「情」為主;而「人情」,包括親情、愛情、友情等,古今並無異致。所謂「太陽底下無新事」,古人在作品中流露的種種感情、思想,以至對人生的體會、對生命的看法,與現代的我們,根本沒有怎樣重大的分別。

事實上,那些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作品,必然具備一定的永恆性和普遍性。我們現在可以讀到的古典詩詞,大多屬於這一類;相對來說,發展僅有百年的新詩,芸芸作品中,哪些才可以經歷流光無情的淘洗,得以讓後人傳誦,恐怕仍是未知之數。

不過,古今同情,只要情真意深,無論古今詩作,自有其永恆性和普遍性,得以超越時空,贏取不同年代知音的賞識。

今天,且為大家介紹一首以「童年」為題材的舊詩,就是唐代詩人杜甫的《百憂集行》:


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來;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
即今倏忽已五十,坐臥只多少行立;強將笑語供主人,悲見生涯百憂集。
入門依舊四壁空,老妻睹我顏色同;癡兒未知父子禮,叫怒索飯啼門東。
――杜甫《百憂集行》


杜甫有「詩聖」之譽,是中國極具代表性的詩人。他一生憂患,也許只有童年,才有一絲難得的美好記憶,讓他於當下品嘗之餘,得以自回想細味吧!

事實上,他家族世代都有功名:遠祖是晉朝名將兼注釋《左傳》的名家杜預;祖父杜審言,唐高宗時進士及弟,當過小官,是初唐一位頗有名氣的詩人;父親杜閑也長期做過地方官吏。出身書香世代的杜甫,童年生活相信還不錯吧!於讀書之餘,他更喜歡創作,而且文才極高;據說七歲時便寫過詠頌鳳凰的詩,可說是個早熟的天才。

可惜,童年的「歡樂」,甚至壯年遍遊名山大川的「快意」,卻換來中年的坎坷、晚年的潦倒。

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在香港推廣「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Please join True Report’s journey NOW,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in Hong Kong 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在香港推廣「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支持我們 Support us 支持我們

造物弄人,奈何!

這首詩正是杜甫五十歲那年(唐肅宗上元二年,公元761年),「漂泊西南天地間」,流落到四川成都,在草堂定居期間而寫的。《百憂集行》,單從題意,已可想象詩人當時悲苦的心情吧!不過,如果只看開頭四句「憶年十五心尚孩,健如黃犢走復來;庭前八月梨棗熟,一日上樹能千回。」,卻不獨沒有絲毫憂傷之感,反而洋溢著一股盎然的生意、勃然的活力呢!

可不是嗎?十五歲少年時期的杜甫,原來是那末健壯、那末好動,就像一頭小黃牛(黃犢),到處走來走去;看到庭前樹上纍纍熟果,更不顧危險,多次(達千回之多?)爬上去攀摘。

童年的歡樂,不正從字裡行間透顯出來?

只是,隨後兩句,「即今倏忽已五十,坐臥只多少行立」,杜甫卻把剛剛營造出來那份健康而欣悅的氣氛,一下子打破!轉瞬(倏忽)之間,如今已屆五十的自己,和十五歲時相比,不獨不能到處跑跳攀爬,更連散步(行)、站立(立)也少了,而只能或坐或臥地抱病家中。

短短六句,就這樣構成何其強烈的對比──一個健碩的孩子,在時間的魔法下,竟變成一名老病的衰翁,怎不令人感慨的啊!「成長」怎的會是如此困苦艱辛?

當然,歲月以外,還有別的因素加速作者的衰病。最後六句,「強將笑語供主人,悲見生涯百憂集。入門依舊四壁空,老妻睹我顏色同;癡兒未知父子禮,叫怒索飯啼門東。」,杜甫不正沉痛地為我們提供答案了嗎?

「強將笑語供主人」,窮途潦倒,何幸有一枝之棲,得以異鄉作客;對為自己一家提供衣食的「主人」,縱心懷悲苦,也還要強顏歡笑吧!其實,那個所謂的「家」,徒有「空」的「四壁」,一貧如洗;而老妻的臉色,和自己的,也同樣滿帶憔悴憂傷;只有兒子怎也按捺不住輾轉的饑腸,看到父親「入門」,便叫嚷哭啼,聲聲「索飯」,連父子間應有的禮貌也忘掉了。成人還可以強忍生理與心理方面的煎熬,無知的小孩卻只懂得率性而為,從不理會甚麼強供的笑顏,唉,無謂的禮數!

這首詩,前面以輕鬆的筆觸描寫童年嬉玩的樂趣,後面卻以沉重的調子刻畫兒子索食的痛苦,形成強烈對比。試想想,童年的杜甫,生活無憂,健壯如牛,還到處跑跳攀爬;但,兒子的童年,卻長在饑寒貧困之中(其實,他還有一個幼子,於安史之亂期間不幸在奉先餓死),怎不令身為人父的詩聖,深深愧歉?

那份無言亦黯然的自責,相隔千多年後讀來,也同樣教人黯然亦無言吧!

杜甫活潑的童年,固然抵償不了他晚年的落魄,更反襯出掙扎於饑寒之中兒子那艱苦的童年。他心底的哀痛,相信要比所有為人父母的還要深重──要是能把自己「健如黃犢」的活力,換掉兒子「未知父子禮,叫怒索飯啼門東」的凄楚,那該多好啊!可惜,誰也不能!

操縱充滿冥冥玄機的命運:管他先苦後甜還是先甜後苦,坎坷一生還是順心一世,到頭來,誰不是如此俯首於無形的控握之下?不過,只要不餒不驕,盡其在我,得失成敗又何需介懷呢!何況,「兒孫自有兒孫福」,但求他們將來能貢獻社會,俯仰無愧,便於願足矣!


 羈魂

歡迎加入會員,閱讀全文。 Become a member to read the full article. 歡迎加入會員,閱讀全文。
我們誠意邀請您註冊成為《透視報》會員,從而繼續「免費」閱讀我們的內容。 We sincerely invite you to register as a member of True Report to proceed with reading our content “for free” 我們誠意邀請您註冊成為《透視報》會員,從而繼續「免費」閱讀我們的內容。
免費註冊 Register for free 免費註冊
已經註冊? Already register? 已經註冊?
登入 Sign in 登入
已複製到剪貼簿!
0 所有留言
最新
最舊 最多投選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支持「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Support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支持「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透視報》的創立是要改變現狀,在香港推動「中肯持平」的傳媒理念。為了實現這個傳媒夢想,我們需要您的支持。請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只需一分鐘時間,您便可以參與推廣「中肯持平」理念! True Report is established to change the status quo, through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in Hong Kong. To realize this media dream, we need your support. Please join True Report’s journey NOW, in just one minute, you can take part in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透視報》的創立是要改變現狀,在香港推動「中肯持平」的傳媒理念。為了實現這個傳媒夢想,我們需要您的支持。請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只需一分鐘時間,您便可以參與推廣「中肯持平」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