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靖海侯:全面通關,成功走出一大步

靖海侯
已複製到剪貼簿!
透視報
最後更新︰2023–04–12 15:02

通關了!

1月8日早,深港口岸兩邊,母子相擁、夫妻團聚、姐妹重逢,喜悅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有人拿著深圳口岸工作人員送給的“福袋”,喜極而泣。

一大早,特首李家超到關口視察,看到通暢通關場面,表示很受鼓舞。他說:“毋須限制名額的日子一定會出現!”

從“封關”到“通關”,兩地努力了三年;從“通關”到“全面通關”,已在轉瞬之間了。

圖為政府公布的第一階段通過安排,由1月8日起實施。按第一階段安排,北上內地居民或南下香港居民沒有配額限制,而香港居民如要進入內地,必須到「香港政府一站通」網站(www.gov.hk)作網上預約。無論從香港入境內地,或從內地入境香港人士,都須在出行前48小時進行核酸檢測,結果為陰性才可入境。


一切都在預期之中。

三年後兩地的首日通關,秩序井然。

人流可控,合乎研判;機制潤滑,依然高效;口岸運行順暢,恍若疫前歲月。免檢疫了,不到10多分鐘的通關路上,一排排的都是高興的臉龐。

有香港市民,凌晨5點就趕到了港鐵站口,領著大包小包,搶搭開往落馬洲、深圳的地鐵;有已經過關的市民,激動地手足無措,面對記者採訪,一句話都說不出來。

民心所向,心願達成。苦了1000多天了,這個時候所有心酸都在放下,新的生活又開始了。

今天首日通關,清早有約300人乘搭頭班東鐵列車前往落馬洲站,北上深圳。圖片:香港01


今天的通關路短,三年的通關路長。

2020年初,兩地“封關”的時候,誰也不會想到,再重逢已是三年之後。

三年來,香港疫情一波跟著一波,內地疫情起起伏伏。走出疫情,成為兩地的共同目標;實現通關,是一個共有的期待、一項放不下的努力。

2021年11月,兩地疫情穩定,兩地隨機展開通關安排協商工作。一度,兩地無限接近通關。

疫情凶猛,好夢難圓。2022年初,香港疫情再暴發,通關事無奈擱置。為了穩控香港疫情,並為兩地通關創造可信賴的環境條件,中央開始援港抗疫。

在香港疫情形勢最嚴峻,甚至棺材都沒得買、屠夫都找不著的情況下,內地組織浩浩蕩蕩的醫療資源、民生資源奔赴香港。

歷經幾個月戰斗,香港熬過第五波疫情,社會綜合免疫屏障建立,社會運轉恢復正常。在此基礎上,通關事務再提上日程,香港市民又翹首以待。

2023年新年賀詞中,習近平主席說:“路雖遠,行則將至;事雖難,做則必成。”

兩地通關路,正是這道理的一個寫照。過去,人們相信雖遠將至;今天,人們看到雖難必成。

最終,隨著國家防疫政策調整,兩地形成一致的社會基礎,通關夢圓,人們挺過來了。

內地有些人或許難以想象,香港市民對通關的渴望。但只要打開今天的電視,看到1月8日兩地通關的新聞,就會看到他們的激動和感懷。

過年了,誰不想回家呢?

小家,大家,都是溫馨、溫暖與溫情。

圖為落馬洲支線口岸清早的情況,大批市民在過境大堂未開閘前已在閘外等候入境內地。海關人員先檢查旅客有否帶齊身份證明文件、48小時陰性核酸檢測證明。如果是本港居民,則要出示預約配額證明。入境內地前,旅客需要掃描二維碼,向內地海關申報個人資料、過去7日健康情況等。有工作人員向入境內地的人士送上福袋,內有水果和口罩。圖片:香港電台


兩地首日通關,香港夠熱鬧。

半個月來,通關消息傳出後,大大小小的媒體無不聚焦。通關新聞,無可置疑地佔據了媒體的C位,名副其實地全城矚目。

於內地,通關或許不是一件太大的事;於香港,通關卻是天大的事。它不僅關乎人的團聚,還關乎香港的發展;不僅關乎現實的需求,還關乎未來的希望;不僅關乎對走出疫情的判斷,還關乎對走出困境的信心。

通關預約系統開通後,香港已有40餘萬人預約未來8周赴內地,這一兩天內已佔到香港人口近6%的數字,說明了一切。

高度國際化的大都會,終究根在內地、心系家園,與國家有扯不斷的現實的情感的聯系,只要有了“出口”,這種聯系就會澎涌而出,讓人們看到它的壯觀,感受它的熱烈。

在今天記者的採訪中,有香港市民表示,一夜未眠只為通關,踏上路程,不困也不累。所支撐他的,希望而已。

圖為今早內地旅客於福田口岸過關來港。圖片:i-Cable


通關是一種需求,也是一個象徵。

有朋友感慨:“三年不易,經過內地和香港政府、社會、民眾的共同努力,終於迎來期盼已久通關這一天的到來,來得一波三折,很是艱辛,很是不易。經過這三年,面對難事,只有一起抗,一起努力,再難的事最終也能挺過去。人心齊,泰山移。”

抗疫如此,通關如此,香港的未來發展也是如此。

對通關葆有熱情,是因為打通內地,香港才有了最大的依靠、最可靠的依靠;

對通關富有希望,是因為連接內地,香港才有了充沛的活力、不竭的動力源;

通關所能帶給香港的,是卸掉疲憊後的整裝待發、解除焦慮後的輕裝上陣,是繼往開來、人氣和生氣,是真正全面的復常和回來。


通關後,兩地的人正相向而行。

香港上空的愁雲在消散,內地疫情也終將散去。三年來最大的挑戰已坦然面對,人們終於不再緊張了。

社會的注意力在轉移,發展的向心力在凝聚。

“歸心似箭”下,正在口岸通關的人們腳步異常輕快。或“北上”,或“南下”,都是逐夢而行,都懷揣著希望。

這個年,香港市民可以過得更踏實些,無需多日,再迎接“全面通關”的日子,看這一切都撥回正常。


靖海侯
內地知名博客,資深傳媒人。

文章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靖海侯”。

歡迎加入會員,閱讀全文。 Become a member to read the full article. 歡迎加入會員,閱讀全文。
我們誠意邀請您註冊成為《透視報》會員,從而繼續「免費」閱讀我們的內容。 We sincerely invite you to register as a member of True Report to proceed with reading our content “for free” 我們誠意邀請您註冊成為《透視報》會員,從而繼續「免費」閱讀我們的內容。
免費註冊 Register for free 免費註冊
已經註冊? Already register? 已經註冊?
登入 Sign in 登入
已複製到剪貼簿!
0 所有留言
最新
最舊 最多投選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支持「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Support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支持「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透視報》的創立是要改變現狀,在香港推動「中肯持平」的傳媒理念。為了實現這個傳媒夢想,我們需要您的支持。請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只需一分鐘時間,您便可以參與推廣「中肯持平」理念! True Report is established to change the status quo, through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in Hong Kong. To realize this media dream, we need your support. Please join True Report’s journey NOW, in just one minute, you can take part in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透視報》的創立是要改變現狀,在香港推動「中肯持平」的傳媒理念。為了實現這個傳媒夢想,我們需要您的支持。請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只需一分鐘時間,您便可以參與推廣「中肯持平」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