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靖海侯:“破除利益固化藩籬”,香港該破題了

靖海侯
已複製到剪貼簿!
透視報
最後更新︰2023–04–12 15:20

2012年12月,成為黨的總書記後的第一次出京考察,習近平來到了廣東深圳。考察路上,他說:

「實踐發展永無止境,解放思想永無止境,改革開放也永無止境,停頓和倒退沒有出路。我們要堅持改革開放正確方向,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既勇於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又勇於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籬。」

2021年11月,十九屆六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於黨的百年奮鬥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決議》在“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一章中指出:

「隨著實踐發展,一些深層次體制機制問題和利益固化的藩籬日益顯現,改革進入攻堅期和深水區......必須以更大的政治勇氣和智慧推進全面深化改革,敢於啃硬骨頭,敢於涉險灘... ...真槍真刀推進改革,有效破除各方面體制機制弊端。

以改革引領發展,用改革牽動全局,從改革走向新的改革,正是國家數年來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的重要法門。」

改革的認識論、方法論、經驗論,揭露了國家前進的基本邏輯和實現路徑。納入國家治理體系中的香港,是否與之同頻共振,也有改革發展意志,也在改革發展路上,也呈現出改革發展的氣象呢?

回歸祖國的二十多年裡,香港總體保持了繁榮穩定,也有不少時間處於迷失狀態。

政治上,內耗不止,紛爭不斷,二元對立的政治泥沼讓各方深陷其中,平衡及解決政治訴求的問題幾乎成為了施政的全部。

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在香港推廣「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Please join True Report’s journey NOW,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in Hong Kong 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在香港推廣「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支持我們 Support us 支持我們

經濟上,瓶頸凸顯,增長緩慢,各行各業持續被地產經濟挾持侵蝕,無奈屈服於地產霸權並在客觀上進一步鞏固了地產霸權的存在。

社會上,喧嘩聒噪,撕裂動蕩,各種議題達成共識都變得艱難,所有事情都在反覆妥協下變得不倫不類,社會時而被迫進入應激狀態,方向模糊,節奏錯亂。

民生上,措施有限,力量微弱,“上樓難”問題越來越嚴重,“上流難”現象越來越銳化,民生改善無望致使政治上的緊張局面和社會上的不滿情緒不斷加劇。

沒有改革的環境,缺乏改革的共識,邁不出改革的腳步,改革的戰略安排和現實行動寥寥可數且事倍功半。當體制機制走向僵化,動力動能持續衰減,難以不讓人對香港的未來憂心忡忡。

缺乏改革帶來的後果,便是社會的板結,階層的固化,既得利益群體的不斷壯大:窮人越來越窮,富人越來越富;蛋糕越做越大,普通市民分到的越來越少;發展成果不僅沒有公平地惠及全體市民,利益固化的藩籬卻被越築越高了。

終於,經濟的社會的民生的問題集聚爆發,演變為政治上的巨大危機。反中亂港勢力因此興風作浪,香港於2019年出現了回歸以來最嚴峻的局面。

危急關頭,中央果斷介入,積極履行全面管治權,香港由亂到治。

由亂到治,務實了香港的憲制秩序,捍衛了香港的法治精神,賦予了香港發展的最大確定性,為香港突破政治以外的困局提供了一種基礎支撐和環境條件。

然而,反中亂港勢力被打壓了下去,影響香港長期繁榮穩定的各種痼疾還在;特區管治的效能有了體制機制的保証,體制機制被利益固化藩籬綁架的現實還在。

過去利用反對派的力量轉移視線甚至制造矛盾,為特區深化改革設置障礙,現在又利用政治上的正確壓制批評甚至否定改革,讓特區無法正視普通市民最基本合理的訴求,這些食租者,傾心逐利無心讓利,在固有底盤和既得利益上“寸土必爭、鯨吞蠶食”,總是為最小的可能觸動其利益的改革而大發雷霆、興師動眾。於他們而言,改革正是“洪水猛獸”。

回歸前,他們靠財力,走進港英政府“行政吸納政治”的體系,成了規則制定者的一員;回歸後,他們靠地位,在特區管治中博取話語權和影響力,繼續深度介入政治。他們始終是受益者,始終站在勝利的一方,始終是贏家。

香港要活力,要突破,要改革。

改革的方向和方法是什麼?改革的空間和阻力在哪裡?改革要調整誰的利益要補償誰的利益?都不言自明了。

香港的日益嚴重的貧窮問題就是利益固化的藩籬的一個結果,受害的是社會中最邊緣的一群,而他們一直無力反抗。圖片:香港商報

“中央全力支持香港積極穩妥推進改革,破除利益固化藩籬,充分釋放香港社會蘊藏的巨大創造力和發展活力。”

國家主席習近平在慶祝香港回歸祖國25周年大會暨香港特別行政區第六屆政府就職典禮上的講話,點明了香港推進改革的必要性和緊迫性,指明了香港推進改革的重點和難點。

利益固化藩籬,就是改革的對象;破除利益固化藩籬,就是改革的任務。

什麼是利益固化藩籬?中央黨校一教授曾經分析道:

利益固化藩籬一般來講具有三個特點:

第一個特點是利益固化往往來自於對公共權力的不正當運用,或者說是來自某些具有自然壟斷性的行業和機構;

第二個特點是利益主體為維持其所得利益的持久性和延續性,往往反對改革、阻礙改革,千方百計拖延改革。

第三個特點是需要改革的體制機制是利益固化的“保護傘”和“護身符”,而這些利益相關者往往是參與體制機制運行的當事人。

如果要打破利益固化的格局,就必須改革利益者本身,就必須從現有“蛋糕”中切分出一部分來與別人共享,這無疑相當於“割自己的肉”,改革起來就會難度大。

香港的利益固化藩籬,也毫無例外地具有這些表現:

  1. 維繫地產霸權;

2. 介入“收稅制”商業;

3. 掌控媒體話語權;

4. 幻想塑造“deep state”。

有學者朋友更犀利地指出:

香港的不少壟斷利益集團更擁有自己的傳媒機構為自己發聲,建立智庫廣納英才,扶持各行各業的專業團體機構,以資本撬動話語杠杆,甚至資助政團在立法機構、諮詢機構制定游戲規則及制造民意,左右特區政府施政。而不管是港英政府時期還是特區政府時期,壟斷商業集團一直尋求進入兩地的政治機構,以所謂的社會政治基礎、經濟財務實力乃至做慈善公益踐行社會責任的面目,在體制內外、政權上下高調行走。經過數十年的運營,可以說,今日港資壟斷商業集團能量之大、影響力之深,早已非港英時代的怡和、和記、太古等大洋行所能比擬。

在既得利益群體的論述體系中,香港的利益固化藩籬,本身即是香港社會運行的一種有效模式、一種規範體系、一種穩定機制。他們想說而不敢說出來的是,破除利益固化藩籬,就是破壞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就是破壞香港的獨特地位和優勢,是不能動且誰也動不了的。

於是,市民看到:

主張要多建公屋的是他們,反對開發土地收回土地的也是他們;主張積極融入大灣區的是他們,不斷從內地撤資變賣資產的也是他們;主張優先與內地通關的是他們,實際中推動特區政府優先與國際通關的也是他們;在行政體系、立法體系、智庫體系、諮詢體系中,都有他們的身影或他們的代表,總是在政治立場上“高大上”,在經濟民生事務上“和稀泥”。

虛虛實實,真真假假,改革的聲音總是莫衷一是。如此,香港何以改革,何以前進?

在資本主義社會中,政府往往屈服於佔有霸權地位的壟斷利益集團。靖海侯說:「破除利益固化藩籬,就是破壞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和生活方式,就是破壞香港的獨特地位和優勢,是不能動且誰也動不了的。」圖片:Justin Chin/Bloomberg via Getty Images

破除利益固化藩籬,需要啃硬骨頭,需要涉險灘。國家的全面改革不易,香港的全面改革更難。

走出這一步,走好這一步,不無方法論。

黨的十八大召開以後,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央政治局關於改進工作作風、密切聯系群眾的八項規定。

從“八項規定”開始,就是中央通過堅決反對形式主義、官僚主義、享樂主義和奢靡之風,通過黨和國家機關率先垂範、整頓作風,以此凝聚改革發展的意志、沖破思想觀念的障礙。

就是要說明:中國共產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根本利益,與人民休戚與共、生死相依,沒有任何自己特殊的利益,從來不代表任何利益集團、任何權勢團體、任何特權階層的利益。

國家如此,香港的改革發展邏輯亦然。只有自己不成為既得利益群體的一員,不成為利益固化藩籬的掣肘,只有自己保持艱苦朴素、不驕不躁的作風,香港的改革才能啟動、推開、深化、成就,香港社會蘊藏的巨大創造力和發展活力才能被牽引、被激活、被釋放、被呈現。

解放軍報也曾刊文指出:

當前,利益固化的藩籬,抑制社會創造活力,損害社會和諧穩定,阻礙經濟社會持續發展,已經成為全面深化改革、促進社會和諧的“攔路虎”。破除利益固化的藩籬,既是民眾所望,也是執政所需。群眾路線是黨的生命線,優良作風是黨密切聯系群眾的法寶。只有以“興國之光”這樣的優良作風為牽引,不斷發揚密切聯系群眾這個黨的最大政治優勢,避免脫離群眾這個最大危險,才能把利益固化的藩籬徹底清除。

走群眾路線,正是“破除利益固化藩籬”的又一法寶。

在七一重要講話中,國家主席習近平指示:

民有所呼,我有所應。新一屆特別行政區政府要務實有為、不負人民,把全社會特別是普通市民的期盼作為施政的最大追求,拿出更果敢的魄力、更有效的舉措破難而進,讓發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體市民,讓每位市民都堅信,只要辛勤工作,就完全能夠改變自己和家人的生活。

市民有訴求,民生問題不可謂不嚴重,破除利益固化藩籬,推進香港的改革,有最廣泛的民意基礎,在國安法和新選舉制度護佑下有環境條件,會得到中央的全力支持。

2021年7月16日,全國政協副主席、國務院港澳辦主任夏寶龍在“香港國安法實施一周年回顧與展望”專題研討會上講話,他說:

(管治者要)善於破解香港發展面臨的各種矛盾和問題,做擔當作為的愛國者。具有戰略思維和宏闊眼光,注重調查研究和科學決策,勇擔當、敢碰硬、善作為,逢山能開路、遇水能架橋,消除影響香港社會政治生態好轉的各種痼疾,沖破制約香港經濟發展和民生改善的各種利益藩籬,有效破解住房、就業、醫療、貧富懸殊等突出問題,不斷提高特別行政區治理能力和水平。

時過一年,國家主席習近平親臨香港視察,發表重要講話,再次明確“破除利益固化藩籬”於香港改革發展的重大意義,指出這項交付給特區政府的重要任務。

要積極要穩妥,國家領導人為香港留下的這道作業,到了該破題的時候了。


靖海侯
內地知名博客,資深傳媒人。

文章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靖海侯”。

歡迎加入會員,閱讀全文。 Become a member to read the full article. 歡迎加入會員,閱讀全文。
我們誠意邀請您註冊成為《透視報》會員,從而繼續「免費」閱讀我們的內容。 We sincerely invite you to register as a member of True Report to proceed with reading our content “for free” 我們誠意邀請您註冊成為《透視報》會員,從而繼續「免費」閱讀我們的內容。
免費註冊 Register for free 免費註冊
已經註冊? Already register? 已經註冊?
登入 Sign in 登入
已複製到剪貼簿!
0 所有留言
最新
最舊 最多投選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支持「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Support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支持「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透視報》的創立是要改變現狀,在香港推動「中肯持平」的傳媒理念。為了實現這個傳媒夢想,我們需要您的支持。請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只需一分鐘時間,您便可以參與推廣「中肯持平」理念! True Report is established to change the status quo, through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in Hong Kong. To realize this media dream, we need your support. Please join True Report’s journey NOW, in just one minute, you can take part in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透視報》的創立是要改變現狀,在香港推動「中肯持平」的傳媒理念。為了實現這個傳媒夢想,我們需要您的支持。請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只需一分鐘時間,您便可以參與推廣「中肯持平」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