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靖海侯:相信對話的力量

靖海侯
已複製到剪貼簿!
透視報
最後更新︰2023–04–12 17:57

過去一周,香港發生了兩件事,兩件標注香港發展進程的事,兩件值得被歷史和市民記住的事。

其一。6月12日,中國共產黨與“一國兩制”主題論壇舉行。主辦方有兩方面:1.香港中聯辦、駐港國安公署、外交公署、駐港部隊聯合主辦;2.香港特區政府特邀主辦。作為香港回歸後第一次以“中國共產黨”為主題的論壇,且特區政府第一次以主體身份參與,意義極其重大。

其二。6月17日,香港警方國安處再次以涉嫌違反香港國安法、觸犯“勾結外國或境外勢力危害國家安全罪”拘捕《蘋果日報》5名高層,並落案起訴壹傳媒行政總裁及《蘋果日報》總編輯。並且,執法行動中,香港警方於2020年8月10日後,再次進入《蘋果日報》大樓搜查,涉及人數更多,搜捕范圍更大。事件之影響同樣深遠。

兩件事,一個是“正本”,一個是“撥亂”,一個是“宣示”,一個是“警示”,一個是“大立”,一個是“大破”,無不彰顯著香港的新局面與新氣象。

或者說,香港的“二次回歸”已然開始了。

只是,香港的“二次回歸”,是系統性工程。有的要高高舉起,有的要潤物無聲,既要開新局還要走長遠。香港要由“撥亂反正”後實現“由亂及治”、“由治及興”,仍然任重而道遠,仍需不懈努力。

說到底,真正實現香港的“二次回歸”,還是要務實社會政治基礎,贏得“人心”。

靖海侯下面的這篇書序,即立足於此,努力為破解“人心回歸”問題提供一種思路,或展示一種嘗試。並讓香港同胞有所感受,國家及每一個愛國愛港同胞的努力,都是為了香港的好。


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在香港推廣「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Please join True Report’s journey NOW,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in Hong Kong 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在香港推廣「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支持我們 Support us 支持我們
在香港正進行的撥亂反正中,人們審視歷史,反思過往,也在拷問現實:曾經的局面何以至此,未來的發展何去何從。圖片:Nektarios Tsilis


相信對話的力量


靖海侯


一場修例風波,暴露了香港問題的全部。在香港正進行的撥亂反正中,人們審視歷史,反思過往,也在拷問現實:曾經的局面何以至此,未來的發展何去何從。人們希求,繁榮穩定於香港,不只是過去的榮耀,還將是明天的光景。人們盼望,大風大浪過後,香港有大破大立,香港精神還在,香江風採依然。


對於香港問題的研究,社會各方多有努力。2020年6月8日,國務院港澳辦常務副主任張曉明在一個研討會上直言不諱地指出:“我認為,香港的主要問題不是經濟問題,也不是困擾基層民眾的住房、就業等民生問題,或者利益階層固化、年輕人向上流動困難等社會問題,而是政治問題。”此判斷,點出了香港問題的本質,是認識論也暗藏了解決香港問題的方法論。直面政治問題,直擊政治問題,於是,中央出手制定頒布香港國安法、完善香港特區選舉制度,香港終於平靜下來,再回正軌,踏上了由亂及治的新征程。

解決香港問題,中央有意志、有信心,特區有領悟、有跟進。人們看到了反中亂港勢力的潰敗,也看到了由此觸發的香港社會的系統性嬗變:國家、香港、公民,行政、立法、司法,管治與施政,輿情與民意,變化在香港的不同層面、不同維度展開,由點到面,由淺入深,由現在擴及將來。然而,“河冰結合,非一之日寒”,清亂象、理亂局或許容易,而要修復治理香港的社會生態,改善刷新香港的社會環境,夯實穩固香港的社會基礎,任何理性冷靜的判斷都會是任重而道遠。

更或者,在香港之“變”中,有人欣然奔赴,亦有人憂慮徘徊、有人困惑茫然。對於過去的香港、未來的香港,現實的香港、變化的香港,一些人有了錯亂感,乃至沉郁。香港的“轉型之痛”客觀發生著,極待有力的社會管控與疏導,防範此城又為一種“精神和意識的陰霾”所籠罩,不能因變化而迭代,依舊迷霧重重。

香港這本難懂的書,是時候讓陽光透射,使其明亮,是時候重新打開了。


這本書就是一種嘗試。

2020年6月,在親歷無數個黑暴現場、經歷了一場完整的修例風波後,我創辦了微信公眾號“靖海侯”。亦如其他珍愛香港的人,盼望可以通過自己的體察和思考,透視她與時代,傳遞愛與希望;從問題出發,以歷史為鑒,剖析她的好與不好、爭與不爭,啟示香港的未來前程。蒙讀者厚愛,“靖海侯”推出後即受到了各方重視和肯定。不少香港朋友後台留言,表達自己的觀點,與“靖海侯”討論香港時局,他們可愛、熱情、執著,平實的語言裡飽含著對香港的期望,亦有對現狀的不滿。而我所更能感受的是,或“左”或“右”的他們,都願意交流,都喜歡溝通,都可以傾聽與傾訴。

這是“泛政治化”與嚴重的社會撕裂下香港同胞可貴的一面。也正是那個時候,我產生了“對話”的想法——與香港的對話,與香港社會的對話,與香港人的對話,與時代的對話。因為我相信,對話自帶溫情,是一種對彼此的尊重;對話自帶力量,是一種對家園的情懷;對話自帶希望,是一種對未來的建設。香港社會撕裂太久了,紛爭太多了,對話正可增進理解、構筑共識,撫平香港“泛政治化”的傷痕。

當前南華早報記者、透視報主編李敏妮聯系我的時候,我已在考慮“對話”的安排。同為媒體人,且我當從她創辦的網站上看到她朴素的情懷和專業的操守後,我覺得她正可以和我一起完成這對話。於是我發出了邀請,她答應了下來,於是便有了這一系列的“對話”。

我曾對她說:“我們的對話不致力於解決問題,更注重揭露問題或者呈現問題的全貌。”我們兩地媒體人之間的對話,遵循著這一理念,努力穿透香港問題的迷霧,把一個真實的香港呈現出來。我們所要做的,就是幫助兩地讀者讀懂香港,用我們的客觀觀察和親身經歷,用我們的專業與持平,以及用我們對香港的愛。


對話共有五個主題:傳媒、教育、民生、管治、兩地關系。這固然不是香港問題的全部,但已觸及了香港問題的核心。它們是香港“生態病”的“病灶”,黏連著香港的被殖民歷史,及一度變形走樣了的“一國兩制”實踐。在對話中,我和李敏妮解剖她們又還原它們,掰開它們又整合它們,一個立體真實的香港,一個華麗的裡面又爬滿了虱子的香港,一個有希望的可以改造的香港,就基本呈現在讀者眼前了。

在《偏頗的傳媒,何去何從?》中,我們將帶讀者了解香港的傳媒生態,分析香港新聞輿論生長之亂;在《在黑暴泛起,教育之罪?》中,我們將帶讀者了解香港的教育生態,分析香港身份認同錯亂之源;在《民生沉疴,何以破解?》中,我們將帶讀者了解香港的民生現狀,分析香港民生困頓之本;在《管治困局,體制之弊?》中,我們將帶讀者了解香港的管治現狀,分析香港管治艱難之謎;在《中港融合,難解的解?》中,我們將帶讀者了解兩地關系,分析兩地關系發展之走向與可能。

我們力求對話的溫度與深度,不回避問題與矛盾,亦不打妄言誑語。我們的對話是真誠的,坦誠相告亦忠誠於自己。對話或有偏頗,但均是真情實意,並建基於我們所了解掌握的民情之上。我們從容開展這對話,亦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因為我們希望這對話是負責的、具建設性,可以啟悟一些朋友,可以讓兩地社會客觀地看待香港,窺見香港從困局中突圍的光亮。便是增添一二人之認知,使一二人對香港有信心,我們即認為這對話有價值。

如果耐心讀下來,人們會捕捉到我們的良苦用心,感受到我們對香港最深沉的情感、對香港同胞最真誠的祝福。


有人說,香港國安法的頒布施行,代表著香港“二次回歸”的開始。我在“靖海侯”文章曾指出,這“二次回歸”一定不會是在彼此誤解中實現,一定會是在團結大多數中實現。伴隨著香港新篇章的開啟,香港若再出發,必須要夯實社會政治基礎。

建設香港,首先且根本的在於建設人心。從這本書的內容看,讀者初讀或以為沉重,發現香港問題的普遍及頑固;但如果換一種視角,就會發現這本書所努力的,唯有“溝通”而已。溝通信息不對稱,讓人們對解決香港問題多一點戰略定力;溝通兩地情感,讓兩地同胞對彼此都多一點包容;溝通香港與時代,讓特區各方面多一點使命感和責任感。我們認為,對話從“心”開始,香港的新時代也會從“心”開始,並以人們“心”的共鳴與共振鞏固香港撥亂反正的成果,奠基、開闊其前景。

實則,這“對話”來之不易,償付了香港的太多代價、失去的太多時間。香港要從歷史中站起來,續寫其光輝,思辨與溝通必要且迫切。我相信,時代不負奮斗者,真心為了香港好,兩地同胞同心、同行、同力,香港的“陣痛”終將消散,東方之珠的光彩一定永續,而我們每個人的每一點努力都不會被辜負。

最後,我要感謝香港聯合出版集團傅偉中董事長。傅先生是資深的新聞人和出版人。“靖海侯”甫一上線,他即給予了極大的關注,也常與我交流觀點。在與他的交流中,我每每感受到他深厚的家國情懷,他深愛著祖國這片土地,葆有對國家對香港熾熱而又深沉的眷念。也正是感佩於他的新聞人的職業精神和出版人的熱情邀約,對話才得以付諸出版。

我要感謝劉兆佳先生。劉先生是研究香港問題的大家,一直為我所尊重,我曾多次向他請教,受益匪淺。我和李敏妮的對話他亦給予了高度評價,認為“恰逢其時”,是客觀、深入、全面且更“貼地”和有用的,這增添了我們的信心。感謝香港三聯書店,是他們的精心編輯才有了這本書,他們很敬業也很專業。當然還要感謝和我對話的李敏妮女士,她是一個真誠的對話者。還有“靖海侯”的廣大粉絲,以及支持“靖海侯”的朋友和同事們,感謝你們。

或許,我們的“對話”才剛剛開始。或許,我能看到更多的對話,發生在你我之間,你們之間。如此,便是香港之幸。


靖海侯
內地知名博客,資深傳媒人。

文章轉載自微信公眾號”靖海侯”。

歡迎加入會員,閱讀全文。 Become a member to read the full article. 歡迎加入會員,閱讀全文。
我們誠意邀請您註冊成為《透視報》會員,從而繼續「免費」閱讀我們的內容。 We sincerely invite you to register as a member of True Report to proceed with reading our content “for free” 我們誠意邀請您註冊成為《透視報》會員,從而繼續「免費」閱讀我們的內容。
免費註冊 Register for free 免費註冊
已經註冊? Already register? 已經註冊?
登入 Sign in 登入
已複製到剪貼簿!
0 所有留言
最新
最舊 最多投選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支持「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Support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支持「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透視報》的創立是要改變現狀,在香港推動「中肯持平」的傳媒理念。為了實現這個傳媒夢想,我們需要您的支持。請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只需一分鐘時間,您便可以參與推廣「中肯持平」理念! True Report is established to change the status quo, through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in Hong Kong. To realize this media dream, we need your support. Please join True Report’s journey NOW, in just one minute, you can take part in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透視報》的創立是要改變現狀,在香港推動「中肯持平」的傳媒理念。為了實現這個傳媒夢想,我們需要您的支持。請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只需一分鐘時間,您便可以參與推廣「中肯持平」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