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張文宏: 這波疫情指數級上升  與香港病毒學家討論了數小時,有高度一致的看法

中國新聞
已複製到剪貼簿!
透視報
最後更新︰2022–03–15 18:28

新冠變種Omicron一疫,引發全球海嘯式的爆發,讓各國政府手足無措。根據世衛數據,單是過去7日,全世界已經有1100 萬人確診,共45,317人死亡。 Omicron來襲後,香港原本受控的疫情急轉直下,確診與死亡人數以倍數激增。截至2月11日, 香港共16,583人確診,共216人死亡;但只一個月時間,截至3月14日,香港共錄得263,411確診,4279人死亡。

近日,香港的疫情似有回落趨勢。根據衞生防護中心最新數據,截至3月14日,香港過去7天單日平均新增確診的個案,對比前一個7天,下跌超過50%,由每日41563.7宗,減至19812.4宗。由於現時政府已經提供了自行快檢網上申報,單看核酸檢測確診也未能得知最新情況;衞生防護中心公布,昨天(14日)單日新增12040核酸檢測確診個案,而另外有14868人自行通過快速抗原檢測申報確診,簡單以昨天為例,通過兩種檢測,共26908人確診,比3月1至7日的每天平均41563.7宗為低。

相反,Omicron疫情正開始在內地爆發。

根據Our World in Data紀錄的各國疫情數據,自2月中以來,國內確診數字逐步上升,及至3月初開始急速飆升。根據國家衛健委公布,內地單日新增確診由3月13日的1337例,跳升至3月14日的3507例,比較3月9日的402例,高出8.7倍,反映疫情漸趨嚴峻。

病例集中在東北部,截至3月14日,吉林省確診3076例,佔全國87%。其他地區也傳疫情,而且受影響地區正在增加,包括山東106例、陝西53例、天津51例、廣東48例(其中深圳市39例、東莞市9例)、福建33例、浙江31例、江蘇20例。昨日(14日)廣東的深圳、東莞及山東省多個縣市同時封城,做多輪全民核酸檢測。深圳3月13日出現75例本土確診,為2020年來新高,深圳由週一(14日)起封城七日,至3月20日,市內公共交通和地鐵停運,開展三輪全民核酸檢測,全市人員非必要不得離開深圳。除了深圳,其他城市如吉林、長春、和上海也採取了「封閉式管理」。國內衛生當局則首次允許內地民眾自行購買快篩盒,以幫助快速發現病例。由新冠疫情爆發至今兩年多,中國內地累計共有40萬5681多宗確診,9768名患者不治。

過去一年,在嚴謹的「動態清零」政策下,內地確診數字持續處於低位,但面對極速傳播的Omicron,嚴格措施也難以防堵。

3月14日凌晨,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醫生深夜發長文,指出這波疫情目前處於指數級上升初期。他在微博的發文不但概括了國內疫情的最新情況,還引用香港的經驗,提出應對的方法和心態。張文宏更提到與香港的專家交流了經驗,並有一致的看法。「香港同胞與新冠第五波疫情的爭鬥非常激烈,但也積累了大量的與病毒鬥爭的經驗。今天下午,我和香港大學的病毒學家討論了數小時。對於未來,我們都有高度一致的看法。」他寫到。

作為新冠疫情上海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張文宏是國內有名的抗疫專家,而上海正是國內出色的以「精准防控疫情」策略,不需如中國大量的城市,稍有風吹草動就要全員核酸,而成功抗疫的城市,成為中國的一個學習榜樣。 因此,張文宏的發文內容有重要的參考價值,也讓人明白香港抗擊第五波疫情所面對的難度,和處境。

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在香港推廣「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Please join True Report’s journey NOW,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in Hong Kong 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在香港推廣「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支持我們 Support us 支持我們

他的原文的重點如下:

1)國內這波疫情目前處於指數級上升初期。

「3月初以來,從3月1日的每日119例到3月12日的每日3122例隻用了11天的時間,這還是在全國性不放鬆對新冠的積極監測與防控的態勢下發生的。」

「由於短期內出現了大量的病例,全國各地難免顯得有些慌亂,上海也不例外。上海的精准防控在這次奧密克戎BA.2傳播之際,由於發生突然,啟動晚,病毒快,目前仍處於與病毒的並跑階段,感到非常吃力。」

「我們和病毒的爭鬥將會長久地持續下去,但是防控的節奏不能亂,大家對於下階段防控的信心不能丟失。」

2)消除恐懼是我們必須走出的第一步

「香港同胞與新冠第五波疫情的爭鬥非常激烈,但也積累了大量的與病毒鬥爭的經驗。今天下午,我和香港大學的病毒學家討論了數小時。對於未來,我們都有高度一致的看法:。。。」

「病毒的毒力真的是明顯降低了,香港這輪疫情死亡的病例除了年紀大是高風險因素外,絕大多數有明顯的基礎疾病。換句話說,免疫功能正常,打過疫苗的,無論是何種疫苗,只要是加強過的,基本上都沒事。對於這個病毒,消除恐懼是我們必須走出的第一步。」

 3)出事的絕大多數都是沒有打過疫苗的

「香港數據,新加坡和英國數據都顯示,不打疫苗不一定有事,因為病毒已經變得相對比較弱了。但是有事的絕大多數都是沒有打過疫苗的。」

「在香港這次疫情中,死亡個案中,有 89.4%的人並無接種疫苗或隻注射了一針疫苗。而 80 歲或以上的死亡個案中,更有 91.5%的人未接種或隻打了一針。根據死亡率分析,接種一劑或未打針人士的整體死亡率是 2.03%,相較接種兩針人士的 0.09%,有 23 倍的差別。」

4)新冠肺炎在英國的致死性已經低於流感

「由於經過群體感染與高水平的疫苗接種,包括付出了慘痛的群體感染過程中大量人員的損失,新冠肺炎在英國的致死性已經低於流感。病死率下降了七倍,僅為 0.03%。由於奧密克戎已經變得很溫和,在實現了廣泛接種和自然感染率的國家,新冠病毒現在可能甚至沒有流感那麼致命。」

5)對於未來抗疫,我們應該有很清晰的思路,而不是整天在爭論是清零還是共存

「這個病毒的病死率已經很低很低,在已經實現群體免疫的國家,病死率已經低於流感。但是我們中國如果現在迅速開放,會引起短時間內大量人群的感染,即使再低的病死率也會造成醫療資源擠兌和社會生活的短暫休克,對社會和家庭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

「我國現在高齡和患有基礎疾病的人群中,相當高的比例由於害怕疫苗接種的副作用,還沒有充分接種,一旦普遍感染,後果不堪設想。下階段我們無論如何要對這部分人群做好保護。」

「通過最近全國各地的疫情應對情況看,無論是在心理上還是社會資源的配置上,還沒有做好應對大量病例同時出現的准備。現在全面開放一定會出現醫療資源擠兌,造成難以預計的過度死亡。」

6)繼續採取社會面清零策略,但不意味著我們會持久性地採取封城和全檢測的策略

「近期我國繼續採取社會面清零策略,將傳播極快的奧密克戎第五波疫情壓制在完全可控的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會持久性地採取封城和全檢測的策略。」

7)凡是持久的,必是溫和的與可持續的

「凡是持久的,必是溫和的與可持續的。我們要借助此次一定會到來的社會面清零所帶來的難得的機遇期與窗口期,准備好更為完備、智慧、可持續的應對策略,這些策略包括:老年人普遍的第三針接種,以及更好的疫苗與疫苗接種策略,可以廣泛供給的口服藥物,可以負擔得起的廣泛提供的居家檢測試劑,得到有效訓練和預演的分級診療策略,未來居家隔離的流程,下一次更大規模輸入與本土疫情疊加時所需的完整防控體系和充足醫療資源的准備等。」

「前幾天有記者問我,為什麼接種了這麼多疫苗還不能躺平呢,我說這些准備都沒有做好,能躺平嗎?」


現時,各國正面對同一疫情,有些國家已經開始放緩,有些地方正整裝待發抗疫,而無論我們處於哪一個景況,正如張文宏醫生所說,我們防控的節奏不能亂,不能對防控丟失信心。這句話很有智慧,疫情只是人生其中的一場戰役,如人類就此失去信心,怎能繼續打下一場仗?

兩年多來,對抗這場世紀疫症,這名身經百戰的抗疫勇士,得出了經驗,說「對於這個病毒,消除恐懼是我們必須走出的第一步。。。當我們看清了前方的道路和必將到來的春天,又有什麼可以畏懼的呢?」

不恐懼是必須的一步,而春天必將到來,香港人都聽到了嗎?

Kate Li
資深傳媒人


張文宏醫生微博的全文如下:

抗疫兩年以來最困難的時期,是漫長冬夜還是倒春寒?

抗疫兩年多,全國同心協力,拒病毒於國門之外,維持了非常低的感染率與病死率。但是春節過后,先是香港迅速進入了第五波疫情,從1例病例破防到全面失控也僅僅用了1個多月。這波奧密克戎BA.2 速度很快,內地和香港大多數都是這一株。

國內這波疫情目前處於指數級上升初期。我們團隊對感染病例數進行監控時發現,整個兩月份我國一直處於全國性的散發病例低水平流行中,不過一直控制的很好,總例數都在200例之內。但是3月初以來,從3月1日的每日119例到3月12日的每日3122例只用了11天的時間,這還是在全國性不放鬆對新冠的積極監測與防控的態勢下發生的。

由於短期內出現了大量的病例,全國各地難免顯得有些慌亂,上海也不例外。上海的精准防控在這次奧密克戎BA.2傳播之際,由於發生突然,啟動晚,病毒快,目前仍處於與病毒的並跑階段,感到非常吃力。

在對病毒傳播的迅速遏制與較大面積的管控中,平時最有特點的上海溫度似乎隨著抗疫的緊張度上升而有所下降。其實,我們和病毒的爭斗將會長久地持續下去,但是防控的節奏不能亂,大家對於下階段防控的信心不能丟失。當前,為了實現社會面的清零,上海雖然沒有停擺,生活都在繼續,但是生活的節奏已經開始慢下來,並且迅速對重點區域開始進行精細的管控與篩查。我們相信,奧密克戎BA.2再快,也會受制於生活節奏的慢下來。我們只要慢下來,病毒就快不了。

與此同時,香港同胞與新冠第五波疫情的爭鬥非常激烈,但也積累了大量的與病毒斗爭的經驗。今天下午,我和香港大學的病毒學家討論了數小時。對於未來,我們都有高度一致的看法:

1. 病毒的毒力真的是明顯降低了,香港這輪疫情死亡的病例除了年紀大是高風險因素外,絕大多數有明顯的基礎疾病。換句話說,免疫功能正常,打過疫苗的,無論是何種疫苗,隻要是加強過的,基本上都沒事。對於這個病毒,消除恐懼是我們必須走出的第一步。

2. 我們統計的上海近六個月收治的2266例病例中,大多數是海外輸入性病例,94%打過疫苗。這2266個病人中,重症的隻有0.1%,危重症(需要插管)和死亡的一例也沒有。有人說病人中94%的打了疫苗還感染,說明疫苗沒有用。這就不講道理了。現在國際旅行的人疫苗接種率很高,達到90%以上,其中不到5%的入境時候被篩查出來有核酸陽性。你去看這感染的5%的人,當然是大多數打過疫苗,這可以理解為打了疫苗仍有突破感染的機會。但是重症率與死亡率真的低於流感了。

3. 香港數據,新加坡和英國數據都顯示,不打疫苗不一定有事,因為病毒已經變得相對比較弱了。但是有事的絕大多數都是沒有打過疫苗的。在香港這次疫情中,死亡個案中,有 89.4%的人並無接種疫苗或隻注射了一針疫苗。 而 80 歲或以上的死亡個案中,更有 91.5%的人未接種或隻打了一針。 根據死亡率分析,接種一劑或未打針人士的整體死亡率是 2.03%,相較接種兩針人士的 0.09%,有 23 倍的差別。

4. 3 月 10 日英國《每日郵報》稱,由於經過群體感染與高水平的疫苗接種,包括付出了慘痛的群體感染過程中大量人員的損失,新冠肺炎在英國的致死性已經低於流感。病死率下降了七倍,僅為 0.03%。由於 奧密克戎已經變得很溫和,在實現了廣泛接種和自然感染率的國家,新冠病毒現在可能甚至沒有流感那麼致命。

但這些都不是我們躺平的理由,對於未來抗疫,我們應該有很清晰的思路,而不是整天在爭論是清零還是共存。

1. 這個病毒的病死率已經很低很低,在已經實現群體免疫的國家,病死率已經低於流感。但是我們中國如果現在迅速開放,會引起短時間內大量人群的感染,即使再低的病死率也會造成醫療資源擠兌和社會生活的短暫休克,對社會和家庭造成不可彌補的傷害。

2. 我國現在高齡和患有基礎疾病的人群中,相當高的比例由於害怕疫苗接種的副作用,還沒有充分接種,一旦普遍感染,後果不堪設想。下階段我們無論如何要對這部分人群做好保護。

3. 通過最近全國各地的疫情應對情況看,無論是在心理上還是社會資源的配置上,還沒有做好應對大量病例同時出現的准備。現在全面開放一定會出現醫療資源擠兌,造成難以預計的過度死亡。

4. 因此,近期我國繼續採取社會面清零策略,將傳播極快的奧密克戎第五波疫情壓制在完全可控的水平是非常重要的。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會持久性地採取封城和全檢測的策略。

5. 凡是持久的,必是溫和的與可持續的。我們要借助此次一定會到來的社會面清零所帶來的難得的機遇期與窗口期,准備好更為完備、智慧、可持續的應對策略,這些策略包括:老年人普遍的第三針接種,以及更好的疫苗與疫苗接種策略,可以廣泛供給的口服藥物,可以負擔得起的廣泛提供的居家檢測試劑,得到有效訓練和預演的分級診療策略,未來居家隔離的流程,下一次更大規模輸入與本土疫情疊加時所需的完整防控體系和充足醫療資源的准備等。前幾天有記者問我,為什麼接種了這麼多疫苗還不能躺平呢,我說這些准備都沒有做好,能躺平嗎?

這次疫情來的很突然,與其說是冬季還沒有過去,還不如說是一次倒春寒,但當我們看清了前方的道路和必將到來的春天,又有什麼可以畏懼的呢?

歡迎加入會員,閱讀全文。 Become a member to read the full article. 歡迎加入會員,閱讀全文。
我們誠意邀請您註冊成為《透視報》會員,從而繼續「免費」閱讀我們的內容。 We sincerely invite you to register as a member of True Report to proceed with reading our content “for free” 我們誠意邀請您註冊成為《透視報》會員,從而繼續「免費」閱讀我們的內容。
免費註冊 Register for free 免費註冊
已經註冊? Already register? 已經註冊?
登入 Sign in 登入
已複製到剪貼簿!
0 所有留言
最新
最舊 最多投選
Inline Feedbacks
View all comments
支持「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Support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支持「中肯持平」傳媒理念
《透視報》的創立是要改變現狀,在香港推動「中肯持平」的傳媒理念。為了實現這個傳媒夢想,我們需要您的支持。請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只需一分鐘時間,您便可以參與推廣「中肯持平」理念! True Report is established to change the status quo, through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in Hong Kong. To realize this media dream, we need your support. Please join True Report’s journey NOW, in just one minute, you can take part in promoting "fair and impartial" journalism. 《透視報》的創立是要改變現狀,在香港推動「中肯持平」的傳媒理念。為了實現這個傳媒夢想,我們需要您的支持。請立刻與《透視報》同行,只需一分鐘時間,您便可以參與推廣「中肯持平」理念!